• “菜篮子”里装民生——关注普陀区菜市场管理问题

    2015/01/20

    民革普陀区委十八大以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继续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普陀区以关注民生、满意群众为立足点,以全面改善普陀区菜市场硬件设施和购物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借创建文明城区之机,着力实施标准化菜市场二次改造工程,并将其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二次改造、市场信息公开、“菜价通”项目、统一店招店牌等多种方式,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并逐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源头追溯系统,高陵路市场等一大批标准化菜市场的改建,提升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整体形象,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购物环境。虽然普陀区在标准化菜市场改造中取到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我们梳理了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一、目前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的基本情况普陀区现有菜市场53家。2005年启动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工作以来,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级... [详细]
  •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区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融合

    2015/01/20

    民盟普陀区委近年来,文化创意园区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孵化器,在上海产业退二进三、创意创新氛围营造、城市景观改造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快普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十三五”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必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到2013年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5%。全市87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一轴(延安路城市发展轴)、两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多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的空间布局,由前期快速的数量扩张逐步转型到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引领、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依托主导产业集聚企业打造产业链。在一个集聚区内,一个行业的产出,可以作为另一个行业的投入品。二是... [详细]
  • 关于普陀区发展并购基金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2015/01/20

    民建普陀区委最近几年,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迅猛,据统计,2013年我国并购交易总金额已达3,09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并购基金参与并购活动的特点是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发起,一般具有较明显的产业趋向,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易形成行业标杆案例。就普陀区的具体情况而言,普陀区发展并购基金亦有其现实意义:一是深入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金融分工。引导金融产业要素“逆流(苏州河)而上”,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的总体布局上,形成“一城一带一区(长风并购金融集聚区)”的现实架构。二是上海自贸区的内外业务联动将促成金融资源在全市层面再配置。并购基金的发展有助于普陀区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资源配置中取得先机。三是长... [详细]
  • 融合并进,加速发展,推进真如副中心建设

    2015/01/20

    民进普陀区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各个区域、各个城市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历史也证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融合越紧密,综合竞争力就越强。区域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坚持融合的理念,主动对接区域外更大范围资源,有效整合区域内优势力量,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形成区域发展的整体合力。真如地处普陀区中心位置,又是苏皖两地陆路入沪的必经之处,区位优越。2001年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真如成为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应当说真如大有机会做好“融合促发展”这篇文章,然而,真如并未真正走好这步棋:1、上一轮城市副中心建设时,融合的步幅没有迈开。2001年确立的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中,徐家汇、花木地区、江湾-五角场地区已先后建成。而真如副中心2007年才启动建设,土地收储进度缓慢,部分重大基础项目未达预期,虽有长润江和、绿地合景泰富和星浩资本三大项目支撑,但整体开发滞后,致使真如城市副中心未能... [详细]
  • 普陀区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2015/01/20

    农工党普陀区委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六项活动能力量表,即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评判,1到2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3到4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5到6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依据中国老龄办《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0%,完全失能老人108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5%。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中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养老照护服务的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中国社会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但现阶段失能老人的... [详细]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我区国企改革发展

    2015/01/20

    致公党普陀区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资国企的定性、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向,提出要加快国企改革,“放权给市场,放权给社会”其目的是激发社会资本的整体活力避免“中等收入的陷阱”。与此对应,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工作。众所周知,国企改革是国内外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步骤,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发展难题,如何推进成为改革举措实施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致公党普陀区委对普陀区几家国企单位进行了调研,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机制体制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政府逐步退出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进行治理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特别是需要建立制度以解决企业董事会及监事会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一、我区区管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区共有区管国企9家,包括西部集团、中环集... [详细]
  • 普陀区水环境生态修复和提升的对策

    2015/01/20

    九三学社普陀区委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环境则是城市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除满足人类生活、生存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具有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对水环境缺少保护造成破碎化和水体污染,将制约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因此,如何修复和提升城市水环境生态及破碎化状态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水环境破碎化是指原来连续成片的水环境,由于人类建设活动的破坏和干扰,被分割、破碎、截断,形成分散、孤立、断头的水体现象。水生态廊道指在城市水生态环境呈线性或带状布局,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水生态环境单元,使城市水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和健康性。水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功能,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区域河道水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减少洪、涝、旱等自然灾害,是区域天然的生态廊道。社会功能主... [详细]
  •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的几点建议

    2015/01/20

    区政协无党派界别、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一、问题的提出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的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和桃浦转型发展今年以来,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提高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而普陀区正在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努力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这是区委、区政府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为普陀区明晰发展的方向。科技创新是商贸科技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高度契合。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提升到全市转型发展示范的层面和高度,普陀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普陀区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奋发有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以及打造“桃浦科技智慧城”的过程中,把普陀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 [详细]
  • 关于有效发挥“以商引商”作用 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途径的建议

    2015/01/20

    区政协工商联界别组招商引资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撑点,而以商招商又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区工商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以商引商,牵线搭桥,利用自身优势招揽优质企业落户普陀,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如中国德力西控股有限公司牵线上海德力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绿德旅游休闲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晨立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88万元),上海中都银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牵线上海中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联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落户宜川;上海尚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牵线弛宏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落户石泉;上海哲浦置业公司牵线上海明康汇健康食品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海亮物业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上海开山投资公司牵线上海开山气体压缩机销售有限... [详细]
  • 构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平台 助力普陀经济腾飞 提升社会管理效能

    2015/01/20

    区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组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政府和社会对智慧城市的需求持续得到满足,早在2011年上海市政府就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牵头下,经过各家运营商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等各类软硬件建设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2014年是深化拓展智慧城市应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和政府管理相融合的关键年。上海市政府在前期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2014年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以及《2014年度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和网络安全保障“三大支撑体系”,深化拓展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标“。到2016年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普及率达到70%,公共场... [详细]
  • 整合资源 创新功能 打造普陀自贸示范区商贸科技新高地

    2015/01/20

    区政协经济界别组2014年9月17日,普陀区正式成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首批示范区之一(简称“上海普陀自贸示范区”)。区委、区政府决定,要充分把握这一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全面落实“前沿、转型、带动”的总体目标,举全区之力,整合全区资源,以上海西北保税中心为重要载体和基地,全面推进普陀自贸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乃至长三角外向型经济重地,着力提升区域经济外向度、开放度,实现区域转型发展。一、普陀自贸示范区建设对推动普陀提升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自贸区成立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有进出口经营实绩的区内企业由3574家增至398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802家,合计进出口总值6113.2亿元。形成了四大制度创新成果: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 [详细]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