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普陀区委
十八大以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继续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普陀区以关注民生、满意群众为立足点,以全面改善普陀区菜市场硬件设施和购物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借创建文明城区之机,着力实施标准化菜市场二次改造工程,并将其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二次改造、市场信息公开、“菜价通”项目、统一店招店牌等多种方式,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并逐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源头追溯系统,高陵路市场等一大批标准化菜市场的改建,提升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整体形象,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购物环境。
虽然普陀区在标准化菜市场改造中取到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我们梳理了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目前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的基本情况
普陀区现有菜市场53家。2005年启动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工作以来,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建成45家标准化菜市场。其中,国有27家 (占比60%,其中2家由私人经营)、集体12家(占比26.7%)、私有6家(占比13.3%,其中2家已回租)。这些标准化菜市场分布于普陀区各个街道、镇。其中桃浦镇9家、真如镇7家、长征镇6家、曹杨街道5家、石泉街道5家、甘泉街道4家、长风街道4家、宜川街道3家、长寿街道2家。
二、普陀区菜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在调研期间发现,之前菜市场由商务委、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局等部门多头管理的机制,造成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10月下旬,由区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局等部门整合成立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使我区市场监管体制由多头管理变为集中工作。新机制的背景下,在如何加强监管,发挥综合执法优势,消除管理盲点等诸多环节,需要深入的实践与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菜场的整体规划与落实不到位
在规划方面,依然存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有些区域过于稀少,以中远两湾城为例,居住人口约5万人,但只有一处菜市场,且离中心区域较远,无法真正做到便民。同样,在长征地区,也存在社区配套菜场过少的情况。
(三)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有经营者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大,软硬件建设较为规范,基本政策均可以得到有效落实,且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管理体系,但却存在资金压力大,人力成本较高,租金和税收压力大,导致在整个管理经营过程中,遭遇瓶颈,后劲不足。非国有经营者,尤其是未成规模的民营单位,较为看重眼前利益,在长远的规划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方面不积极,政府扶持资金用途不规范,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制,管理较为松散。
(四)马路摊贩、菜店随处可见
除纳入政府管理范围的菜场外,路边菜店乱象丛生,其中多数菜店属于无牌无证经营,而有牌有证经营的菜店也多为超范围经营,缺乏销售菜品的专用证照,这些菜店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监测和保证,可能会给周边居民生活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和隐患。目前区内还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管。马路游击菜贩屡禁不止,尤其是目前很多菜场取消活禽交易,在路边却到处可见。如此不仅会影响菜场的正常经营,而且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及卫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区的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一)依法依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问题
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办法,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市场秩序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宣传贯彻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确认市场经营主体,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明确规划部门负责菜市场的统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明确建设部门负责菜市场建设的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明确城管部门负责查处有关菜市场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另外,公安、卫生、农业、国土资源、房管、环保、食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协同做好菜市场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菜场的规划和配置
对于已建成居民区未达到菜市场规划要求的,可以将国有商业网点设施建设成菜市场,可以利用废置原配建设施改建菜市场,也可以有政府出资回租一些菜场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区,规划部门审批时,应当按照本市菜市场布局规划要求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明确菜市场的位置和面积。规划设计方案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不予核发规划建设许可证。
(三)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减负
政府资金扶持的同时,还要注重市场优胜略汰的竞争规律,对菜场经营者评优选差,资金划拨要有针对性,刺激菜场经营管理者优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菜市场。政策上,对菜市场经营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规定予以减免。税务部门应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落实菜市场经营相关纳税人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提供通行便利,由商务、农业部门会同交通、公安交管部门定期研究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便利问题。
(四)综合治理马路市场,清理城市“顽疾”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卫生脏乱差等现象损坏城市形象,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及时整治、清理马路市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生计以及方便居民生活的基础上,可灵活处置已经存在的马路市场,对具有土地开发资源的进行开发,对占道经营的坚决搬迁,对不规范的予以规范等等。
二是考虑市民的饮食习惯,采取过渡性措施逐步关闭。目前,可以考虑在有条件菜场内临时设立活禽交易市场,但场内要实行活禽准入制度。
三是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马路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使广大市民自觉进点、进店、进场购买物品。
对于菜市场外围的菜店问题,可在菜市场相关管理规范中予以专门规范,向经营食品蔬菜业务的菜店颁发专用证照,并将其布局在距离菜市场500米范围之外,一方面降低菜店对菜市场经营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补充菜市场辐射不到的区域,方便居民生活。
四、结语
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各参与主体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普陀区标准化菜市场第二次改造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展好、完成好,切实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努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