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新,拥抱“水岸经济”创新新时代

    2024/05/14

    为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打造“半马苏河”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展现普陀区活力秀带新形象。政协无党派界别全体委员组成课题组,深入开展调研。现就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和建议汇报如下:一、“半马苏河”滨水空间优化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由快速增长阶段全面转向追求更高质量高颜值发展阶段。在苏州河两岸贯通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集慢行空间、水陆景观游线、岸线公园等多位一体的滨水休闲带。“半马苏河”正逐步实现绿色生态、人文荟萃的世界级滨水品牌影响力。(一)共治共享,集聚沿岸“效能带”苏州河两岸滨水带初显集聚效应,经济发展持续渗透发力。长风生态商务区、长寿湾、宝成湾等共享空间,艺术文化与商贸融合发展,经济效益翻倍提升。(二)释放水岸资源,汇水陆新经济增长点苏州河核心水岸迈向“城市发展名片和引擎”的规划目标,功能集聚度与配置合理性逐步提升,高品质就业、生活持续加强。水陆相拥,城景相融,搭乘转型发展的“东... [详细]
  • 聚焦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打造文创产业新高地

    2024/05/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2022年,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企业向海外出口高水平文化产品。游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企业向海外出口高水平文化产品。游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自研游戏出海创收163.7亿美元,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影响力,提高了文化软实力。上海市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确立了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的目标。2022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达1280.3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近年来,普陀区游戏产业也获得井喷式增长。2023年全年产值预计超过300亿元,税收超22.45亿元。截至11... [详细]
  • 科技赋能区域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 促进数字医疗产业发展

    2024/05/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促进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均等化与精准化,筑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才能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践行《“健康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的核心方针。长期以来普陀区面对人口数量大、老龄化程度高、医疗专业服务难度大等困难,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以来,区里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提升本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中医药工作要点》等促进基层医疗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动东、西部两大医联体的建设,服务持续优化,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为普陀区人民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普陀百姓的获得感... [详细]
  • 关于普陀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2024/05/14

    一、普陀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二)对接... [详细]
  • 聚焦三大业态,推动普陀研发服务业集群发展

    2024/01/22

    研发服务业是指从事R&D活动的专业或非专业组织为满足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需求而提供研发产品和服务以及为研发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行业总和,是具有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等特征的高端服务业。研发服务业是区四大重点培育产业之一。2018年以来,普陀区研发服务业发展迅速,对区税贡献度不断提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1-11月已完成区税11.06亿元,同比增长17.42%,区税占比为11.67%。通过调研座谈,对标先进地区和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区研发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研发服务业规模较小、高能级主体不多。对比其他中心城区,区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数、营业收入等排位不高。研发服务业2022年区税贡献100强名单显示,区还缺乏纳税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别是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链主”型、总部型的研发服务业企业。二是大院大所和功能型平台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 [详细]
  • 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普陀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

    2022/02/17

    营商环境是竞争力、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是推动普陀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势引擎。良好的区域数字化环境将赋予营商环境生态系统类似生命体的思考能力,打破政府要素、企业要素、行业要素、价值要素等原有壁垒,从而全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行状态,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经营氛围和更加透明的经营空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普陀区作为全市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城区,坚持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联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高质量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成为普陀新阶段的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依托。一、普陀区数字化环境制约营商环境提升的三个短板(一)园区楼宇的数字... [详细]
  • 挖掘人文亮点 直面数字变革 激发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生机

    2022/02/17

    民盟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文化创新发展、历史文脉传承、产业内涵延展和创新技术应用的融合体,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功能。2007年9月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普陀区时指出,要挖掘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传承历史文脉,着力发展水岸经济,促进沿岸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使之成为水岸经济的一个亮点。2021年11月10日,区委书记姜冬冬同志在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今后五年普陀区“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发展总基调和总目标,打造苏河人文历史风光带和创新创意文化集聚区,大力繁荣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苏河水岸文化品牌的标识度和吸引力,全面打响苏河水岸文化品牌,塑造更多区域发展的支撑点、兴奋点和新亮点。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更是普陀的生命之河。我们要认真落实区党代会的精神和要求,讲好“苏河十八湾”故事,力争做到湾湾有亮点,点点有内涵,聚焦经济,聚拢资源... [详细]
  • 高举中以(上海)创新园金字招牌 做好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

    2022/02/17

    一、背景情况:2021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提及中以(上海)创新园为中以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2018年10月25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与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签订《中以创新合作计划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1)》,提出在上海建设中以创新园。市政府决定该园区选址普陀区桃浦智创城。2019年12月5日,市委书记李强宣布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2021年7月,市委书记李强对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作批示,市政府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高举中以(上海)创新园牌子,加快推进桃浦智创城建设。2021年11月20日,区委区政府领导赴中以(上海)创新园和桃浦智创城调研,要求:提高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举全区之力高质量推进中以(上海)创新园和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2012年10月17日,上海市... [详细]
  • 普陀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2022/02/17

    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后,更广范围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与紧迫,纷纷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据麦肯锡预测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469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0098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5%。欧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46%,美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54%,而中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目前还只有25%,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头正猛,并呈现三大趋势:(一)趋势1: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成熟度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成熟度,以及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战略高度均有提升。众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资金... [详细]
  • 完善普陀养老服务体系 助力美好生活品质区建设

    2022/02/17

    民进界别组一、普陀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背景老龄事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把“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普陀区人口老龄化率位于全市前列。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报告,普陀区的老年人口比重高,且呈快速增加趋势:截止2020年末,普陀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68万人,占本区总人口比重为41.1%,全市排名第三;老年人口比重较上年增加1.2%,增长比例为全市第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69万人,比重为28.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5.37万人,比重为6.0%;“纯老家庭”老年人数1.81万人,较2019年及20... [详细]
  • 如何发挥女性志愿者团体在社区治理 中的作用

    2022/02/17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她们担任了多重角色。同样,在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各项活动中,她们也发挥了“多面手”的潜能,女性志愿者团体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女性志愿者团体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并加强对其引领和指导,是普陀政协妇联界别今年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这项课题的深入研究,努力将女性志愿者团体打造成党和政府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坚强阵地,将其塑造为深受妇女群众信赖和喜爱的一股正能量。为此,普陀政协妇联界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工作,先后多次深入走访居民区,与志愿者团队开展10余场座谈交流会,并采取了发放问卷形式,共回收465份问卷,广泛收集志愿者心声。并重点调研真如镇街道公益品牌“益夫人”志愿者团队,旨在了解女性志愿者团队在社区治理中的发展现状,包括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下一步实践的... [详细]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