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陀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4-05-14 来源: 普陀区政协

         一、普陀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二)对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有义务有责任率先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效。2015年12月,《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明确要求全市十六个区县根据行业、市场需求,依据产业定位、新兴业态及职业院校发展状况,指导区域内职业院校重点发展相关专业。其中,要求普陀区引导区域内职业院校重点发展财政金融类、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计算机类、水上运输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机械设计制造类、包装印刷类等专业。2019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要求“对接上海产业地图,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引导学校加强区域有需求、行业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加紧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及家政、养老、护理、学前教育、酒店管理等民生事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相关专业,调整关闭部分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重复设置率高的专业点。”

        (三)对接普陀转型蝶变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普陀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谱写新时代转型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时期。普陀区正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央对上海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由一般优势向明显优势跨越,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普陀区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着力构建以高端产业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业态为特色的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经济密度和质量效益,塑造城区核心竞争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普陀区域发展对各个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亟需加快完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适应普陀区重点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普陀区经济社会持续转型蝶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普陀更好地服务上海乃至全国发展大局

        二、普陀区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普陀区现有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普陀校区)、上海市贸易学校(普陀校区)、上海电气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中职学校,有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普陀分校1所高职和普陀区甘霖初级职业学校1所初职学校,普陀区业余大学、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2所成人高校。近年来,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普陀区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普陀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然而,普陀职业教育在服务和支撑普陀区经济社会发展上仍然存在贡献率不高、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内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和服务区内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意识和能力还存在不足,主动对接适应普陀乃至上海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匹配区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等方面仍有差距,区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不明显,优势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共享等。

        三、普陀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建立区域技能人才供需研究发布机制,关注上海和普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对接普陀区加快发展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四大重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建设蓝图。一方面,聚焦服务四大重点产业,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着力建设高水平专业,促进区内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与区内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发展对接,不断满足四大重点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顺应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向,推进部分专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普陀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为实体商业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增强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构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一方面,制定实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建设若干个普陀区示范性、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探索直辖市区域层面产教融合的典型模式,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发展提供普陀经验与案例。另一方面,推动区内职业院校与优质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为服务普陀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整合资源优势,推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凝聚整合区优势资源,将各类区内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为普陀区转型发展增值赋能。普陀区要在整合政府部门政策资源、对接头部企业产业优势资源、调动区内职业院校师生人才资源的同时,充分运用好区内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和专家资源。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区校合作,发挥华东师范大学在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智能教育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核心支持引领作用,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体组建区职业教育指导咨询专家团队,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提供深入咨询指导,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贡献专业力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为实现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提供符合区域实际的专业支持。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