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2022年,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企业向海外出口高水平文化产品。游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企业向海外出口高水平文化产品。游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自研游戏出海创收163.7亿美元,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影响力,提高了文化软实力。
上海市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确立了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的目标。2022 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达 1280.3 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近年来,普陀区游戏产业也获得井喷式增长。2023年全年产值预计超过300亿元,税收超22.45亿元。截至11月,普陀区2023年智能软件产业区税为12.50亿元,而仅长征镇网络游戏产业就实现区税5.01亿元,占比40%。
普陀区已经培育出初具规模的游戏产业集群,但与其他头部产业集群相比,仍缺乏行业影响力。在整体推广、政策宣贯、小微企业扶植、基金孵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还未形成名片效应。为此,本人对普陀区游戏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关注政策动态,建立政策宣传通道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了105款国产游戏版号,创单次审批记录。2023年全年获批版号数量高达1075个,是2022年的两倍多,版号的稳定核发表明国家对于游戏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度。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对解决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准入等问题作了明确,设立了“保障与奖励”专章,提出一系列鼓励措施。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施行,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舆论引导,建立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倾听意见反馈,加强政策分析和指导,帮助企业在新规则下寻找新机遇。
建议二:吸引更多头部领军企业落户,扩大集群效应
普陀区经过多年发展,以天地软件园为核心,已经形成了以波克科技为标志的游戏产业聚集区,集聚了UNITY、飞书深诺等相关企业。产业的集聚带来人才的集聚,可以形成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促进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可以更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水平提升。希望充分发挥波克科技的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落户普陀进行总部建设,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在资源配置、技术革新、人才吸引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游戏开发、制作、发行、营销到游戏设备、配件、服务等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和动漫、影视等其他文创产业共同发展,在普陀区形成具有标志性的文创产业基地。
建议三:加大扶持创新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
游戏公司在孵化、运营、发展中涉及领域多,ICP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游戏运营备案等业务办理较复杂,希望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集咨询、申报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建议组建区域文创产业联盟,积极吸纳小微企业参与,定期组织内部交流会,分析业内动态,为小微企业提供资源合作机会;希望根据小微企业在产品研发全周期的不同需求,在租房补贴、研发奖励、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申请和维权补贴等支持。
建议四:借力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源
希望能在普陀区“普陀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资金之外,再成立针对游戏电竞领域的市场化孵化基金,用于支持创新项目、培训新人才、推动技术更新等,由政府资金引导,撬动金融资本和游戏产业资源共同参与,并由有游戏产业背景的团队参与管理运营,整合多方资源,投早投小。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并强化监管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基金用于孵化有潜力和前景的游戏产业项目。
建议五:统一产业输出口径,打造名片效应
文创产业的壮大,需要多部门和企业共同协作,希望可以设立针对文创产业的政企沟通平台,明确统筹部门来协调政企间的沟通、企业间的联动,加大天地软件园等游戏产业集聚区域的统一包装和推广,提高普陀游戏产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制度的完善和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文创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抓住契机,乘势发展,普陀游戏产业一定能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