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文亮点 直面数字变革 激发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生机
日期:2022-02-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民盟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文化创新发展、历史文脉传承、产业内涵延展和创新技术应用的融合体,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功能。2007年9月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普陀区时指出,要挖掘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传承历史文脉,着力发展水岸经济,促进沿岸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使之成为水岸经济的一个亮点。2021年11月10日,区委书记姜冬冬同志在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今后五年普陀区“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发展总基调和总目标,打造苏河人文历史风光带和创新创意文化集聚区,大力繁荣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苏河水岸文化品牌的标识度和吸引力,全面打响苏河水岸文化品牌,塑造更多区域发展的支撑点、兴奋点和新亮点。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更是普陀的生命之河。我们要认真落实区党代会的精神和要求,讲好“苏河十八湾”故事,力争做到湾湾有亮点,点点有内涵,聚焦经济,聚拢资源,激发出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让她成为支撑普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依托和物理载体。
一、苏河水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一是厚重的历史文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共同构成了苏河丰富的历史文脉。普陀区苏河水岸见证了上海工业由兴起、发展到转型,较多的上海最初工业文明中心历史遗存,如灯泡厂、面粉厂、火柴厂、造币厂等数百座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普陀区以建设苏州河世界级“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依托苏河水岸得天独厚历史文化优势,让“苏河十八湾”绽放新颜,成为宜居宜业宜创的的典型示范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十八湾苏河水岸置业创业。
二是众多的工业建筑。苏河水岸众多的历史工商业文化建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人文空间和众多的建筑载体,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历史建筑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在苏河水岸形成了双赢机制。创享塔、M 50等创意园是最早享受苏河水岸贯通红利的园区,如今这里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夜经济业态的“新宠”,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入驻企业对园区环境的满意度也整体提升。
三是丰富的人文亮点。依托丰富的红色场馆、工业文明、水岸景观等资源,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顾正红纪念馆、上海纺织博物馆等红色场馆,如今更是加快建设文化发展载体如“苏河之冠”城市文化生活街区、“苏河左岸”艺术亲子体验区,苏州河书房主题空间已开门迎客,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天安千树一期等场所将开放,中海剧场、SMG创意视频基地、波克艺术中心、M50创意园整体提升等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四是产业生态逐渐形成。苏河水岸文化创新产业正从形态、业态到生态的快速演进,这里开始集聚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文化旅游、博物馆、美术馆和以及体育活动大生态等,它们综合运用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提升苏河水岸产业生态的繁荣。
五是产业园区逐步壮大。苏河水岸周边现有创意产业园区17家,其中,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市级示范园区2家,市级创意产业园区9家。谈家28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孵化器,M50艺术产业园被授予上海市著名商标。目前,园区在招商引资、孵化成长、企业服务、税收落地方面加快促进园区载体建设,已有众多园区和企业获区文化发展资金扶持,一批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
六是产业政策逐渐发力。近年来,普陀区陆续出台了声音、电竞、影视以及数字广告等领域相关政策,落实市“文创50条”,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苏河十八湾文创产业带”,打造以互联网影视、电竞、音频、动漫游戏、旅游、亲子教育等产业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数字广告人才聚集地”,强化数字广告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二、苏河水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不足
一是政策精准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之后,逐渐由自然发展模式转向政府引导模式,它的繁荣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通过政策的精准实施放出更多社会资源营造产业氛围进而转入快速发展阶段。苏河水岸政策应该从服务和鼓励的角度精准地施策。市里出台《上海创意产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将苏河水岸的旧厂房、仓库等“三个不变”政策,即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释放出大量资源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这种政策值得我区借鉴。
二是产业集聚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普陀区苏州河区域的创意产业园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交通区位,抑或空间景观资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现状来看,M50创意产业园、景源时尚创意产业园、E仓等创意产业园现状发展情况相对较好,创享塔、开伦江南场创意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减乘除创意园、中华1912创意园、715创意园等创意产业园要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这些园区无论从产业能级、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以及企业集聚等方面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社会显示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普陀区苏河沿岸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相对比较多,但存在着小而散的状况比较突出。据相关部门提供的研究数据(如下表)显示,苏河水岸普陀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知名度除M50以外,在上海甚至上普陀本区的知名度和显示度并不高,市民对于该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整体满意度不高,认为该地区创意产业园未形成规模,品牌效益不强,人气不足,缺乏相应配套服务设施,各个园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与整体统筹。
三、苏河水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苏河水岸文创产业集聚带
一是战略规划方面。建议把打造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作为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深化和夯实苏河水岸经济发展战略。由相关部门牵头调研并制定战略规划,梳理相关资源,确立发展目标、发展定位、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以及专项政策等,把发展“苏河十八湾”作为重点区域,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做到湾湾有亮点、有故事,塑造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产业带。
二是科技赋能方面。综合运用虚拟现实与增加现实(VRAVR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提升苏河水岸文创产业集聚带的科技含量。区内已落户的影视公司、科技企业合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利用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打造苏河数字平台,从软件、硬件和内容各方面呈现普陀丰富多彩的一面,充分发挥我区科技企业的技术实力,同时借助产业带的打造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落户苏河水岸。
三是宣传推广方面。着力宣传推广苏河沿岸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利用新媒体手段形成热度和话题度,凸显普陀高质量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对引进的创意产业头部企业加强宣传,制造影响力,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创意产业园区。利用创意头部企业自身在互联网的影响力,形成热度和话题度。区里已引进的影视产业、电竞、开心麻花、笑果文化等本身在文化领域和互联网宣传方面具有天然的职能和优势,定期在相关园区或场馆开展论坛、时尚创意产品发布会等,形成热度。
(二)强化政策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再完善
一是产业政策完善方面。我区现有政策支持主要是平台建设、市区项目配套、产业生态营造以及会务会展支持等,建议从产业整体发展、重点领域、生态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在资金支持、财税优惠、注册登记、品牌经营、空间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加强对创新项目投入的资金补贴等,将文化创意产业各大细分领域项目以分类施以精准政策加以支持,对不同领域,不同体量的创新项目采取灵活的支持方式,聚拢中小微创新型企业落地发展,形成众多产业要素集聚的生态环境,繁荣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
二是产业创新本质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本质是创意,创意的基础在于有创意的人,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开放的创意环境,最终政策的制定都应落脚于鼓励创意萌芽和创意产业发展本身,其他要素包括技术、空间、政策和资金都是为创意服务,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是全新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载体。尤其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机理与案例,展现了技术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结合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现实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需求方出题、市场方破题,揭榜挂帅,逐一突破。
三是政策支持领域方面。应加大网络视听、电竞游戏、数字广告、影视演艺四大产业的政策支持。在提升数字化转型认知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抓住文创产业本质,政策上建议从片面追求高精尖或大而全积极转向鼓励创意本身的萌芽、孵化、壮大乃至产业化。具体比如:考虑到新技术对于未来该区域、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影响,超前布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区域文创产业和产业园的全生命周期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在引领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全新的数字创意产业新标杆;鼓励和支持全面开放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创意产业的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世界级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三)强化空间布局,推进苏河水岸的载体再优化
一是直面数字变革。近年数字变革会深远地影响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带的传统建筑载体焕发新生,有助于突破传统物理空间局限,进一步拓展苏河水岸的边界线、影响力和产业价值。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各行业落地应用,而面对区域内越来越稀缺或能效低下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建议区政府在上述基础上,积极充分运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提升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能级,尽早向虚拟世界扩张创意产业物理边界。
二是改造传统空间。苏河水岸的产业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而文创产业对空间的需求一直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平衡与创新,以虚拟现实、增加现实以及人工智能为重要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重新定义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所以,数字时代的空间认知将对产业空间和产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建议再调研、再思考和再优化。
三是增强用户体验。深入挖掘苏河水岸工业文明遗址等特色建筑内涵,申报上海市首批工业旅游基地。运用数字技术,拓展其物理空间,将历史、文旅、商业等紧密结合,形成网红打卡点,强加用户体验感。例如可将沿岸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商业综合体、体育休闲设施等资源点位串珠成链,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吸引力的苏河品牌。可考虑将曹杨百禧公园培育成新的沪上网红打卡地。我区在挖掘苏河两岸工业文明遗址的内涵方面已做了不少功课,有深厚基础,比如已出版《苏河十八湾》、《苏河红色印记系列丛书·火红地标》、《普陀相册·70年70个瞬间》等书籍,如果这些内容能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相信对整体提升普陀形象,增强普陀软实力,扩大普陀的美誉度将大有帮助。
(四)强化人才服务,文化创意人才集聚度再提升
一是在人才集聚方面。集中精力打造苏河水岸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的国际化的高端人才,但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该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领军人才更是难求,这也是我区发展文创产业的当务之急,建议区政府重点关注应用型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以及相关配套条件的落实,通过引进和集聚文创领域的头部企业,带动一批全球高端人才在普陀苏河水岸形成人才高地。
二是在技能提升方面。文创产业人才技能的提升对企业和行业都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作用,关乎整个产业的繁荣兴盛,区内有着全世界普及度最高的两家虚拟现实引擎制造商之一“优美缔”(Unity),是虚拟现实引擎是三维数字世界的缔造者和发动机,建议重点关注该外资企业对区域内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字化技能提升的强大培训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开展市区联动出台措施,会同相关高校、职校以及各培训机构等对文创产业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和职称评定。
三是在人才策略方面。在创意产业人才数字急需扩大的产业大背景下,重点关注应用型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建议在人才策略方面,促进人才数字能力的提升作为切入点开展规划和投入。因此,我们需要在政策、空间和人才三个维度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如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为主将有助于解决普陀区苏州河区域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并大大降低和提高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成本和效率。
四、苏河水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示例启示
城市数字化转型赋予了苏河水岸生机活力,展示出许多鲜活的案例给了我们诸多启示,美好家园苏河水岸驿站就是非常生动的案例。
去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基本贯通,21公里苏河沿岸空间在普陀,我区积极打造具有“十全十美”内涵的公共服务设施——苏河水岸驿站。我区将在苏州河沿线将按照500米间距的服务半径,分级分类规划驿站共25座,将10项基本服务功能和10项品质提升功能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周边街区历史人文资源、拓展艺术、生态、科普、党群宣传等主题特色,形成三级驿站体系,打造具有“十全十美”基因内涵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
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阵地,在苏河水岸微旅行线路方面,充分挖掘“苏河水岸驿站”平台功能。利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25个驿站打造成既有统一的红色主题,再拓展、融合艺术、生态、科普、亲子智能教育、文化宣传等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普陀形象的亮眼品牌。
一是再深入挖掘“苏河十八湾”丰厚的历史资源。和区内已落户的影视公司、科技企业合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利用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打造苏河驿站数字平台,从软件、硬件和内容各方面呈现普陀丰富多彩的一面。充分发挥我区现有许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的技术实力,让更多的人文亮点和历史建筑焕发新生,充满活力。
二是对落户的文创领域企业,通过打造驿站平台为他们提供推广渠道。如利用数字化技术,设立沉浸式小微剧场,将本区影视企业投拍的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精彩片段,让观者与角色互动,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笑果文化”、“开心麻花”等文化企业,驿站可以是他们培养新人新作的“新舞场”。引导科技企业在25个驿站设立科技创意产品体验角,定期举行新产品发布会等,并让区内的年轻干部到驿站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体验最新科技企业发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可更进一步,拓展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方面的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将文创产业中的各环节加以整合,有效缩短价值创造周期,还能实现文化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应考虑打造国内顶级“区块链+文创”技术和运营平台,形成数字经济的新动力。
三是利用驿站数字平台将本区多所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得以展现。我区正走在教育强区的路上,现有四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四所上海市特色高中以及十几所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我们可以打造“一月一主题,我是主人翁”的驿站校园文化品牌,既可以弘扬爱国主旋律,凝聚进取动力源,也向市民展现普陀的教育特色和成果,将普陀教育发展的亮点特色通过苏河文化创意相结合,展示普陀发展的成就,提升百姓口碑。
四是以苏河水岸驿站网红打卡点经验为基础借鉴他山之石的启示。可以根据区内文创产业在苏河水岸的结构布局实际情况,适时引入国际知名文创品牌或项目,带动引领苏河水岸文创产业集聚带、彰显产业的显示度。例如借鉴深圳市在2021年11月20日举办的《电竞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论坛》、成立粤港澳电竞亚太中心的经验,可创新引入如世界电竞联盟中国办事处、亚洲电竞协会等全球行业联盟组织入驻本区,吸引全球电竞游戏行业的头部企业不断入驻,对接本区现有的资源和政策,并根据形势发展配套出台、调整相关政策,以行业联盟及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并优化布局,不断提高苏河水岸文创产业集聚带显示度。
附录:
普陀区苏河水岸区域创意产业园现状
序号 园区名称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租金 (元/d?m2) 创意产业类型 开发商 改造前状况 规划用地 性质
(m2) (m2)
1 加减乘除创意园 11,721 8,536.35 3.5 商业、办公 — — C2/C8
2 开伦江南场创意园 — 12,143.00 6.5—7.5 (办公租 金);8.0(商业租金) 创意、射击、文化、媒体、休闲 上海乐业集团 江南造纸厂 M
3 景源时尚创意园 16,070 20,549.00 4.0—5.0 教育、纺织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 计、建筑设计 上海市纺织原料有限公司 纺织厂 C3
4 E仓创意产业园 3,200 5,700.00 3.0—3.5 艺术设计、文化推广、建筑设计、动漫设计 — 上汽集团零配件仓库 G1
5 715创意园 — — 4.5 商务办公、商业 — 一 C2
6 中华1912创意园 — — 5.5—6.0 商务、商业、菁英公寓 上海仲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华书局印刷厂 Rc
7 苏河汇创意园 4,000 9,868.41 4.0—4.5 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 一 Rc2
8 M50创意园 27,300 41,606.00 5.5—6.0 艺术/文创、展示 — 上海春明粗纺厂 C8
9 创享塔 — 29,000.00 7.0—20.0 品质餐饮、私人定制、特色酒吧 — — R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