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工商联界别组
招商引资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撑点,而以商招商又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区工商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以商引商,牵线搭桥,利用自身优势招揽优质企业落户普陀,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如中国德力西控股有限公司牵线上海德力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绿德旅游休闲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晨立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88万元),上海中都银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牵线上海中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上海联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落户宜川;上海尚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牵线弛宏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落户石泉;上海哲浦置业公司牵线上海明康汇健康食品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海亮物业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上海开山投资公司牵线上海开山气体压缩机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纳尔科牵线上海志诚环保公司(注册资本490万美元)入驻长风生态;刚刚成立的新华上海贵金属交易中心,吸引了50家企业入驻,注册资金每家1000-5000万元;新曹杨园区30%以上具有发展实力或发展潜力入驻企业也均通过以商引商的形式成功引进落户到普陀。还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这些企业有的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有的是经营上的合作伙伴,也有的企业家是志同道合的同乡挚友,他们利用“人脉”和合作互助关系,把政府感兴趣的企业引进落户,对政府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河五区”建设亟待一批优质企业来提升发展能级,“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更需要大批的优质企业来担当重任。在“常态化”经济形势下,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发挥好企业在以企引企、以商引商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磁场效应”,对于增强地区招商质量、缓解政府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有效发挥企业“以商引商”作用,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转换招商引资工作的“角色”。招商引资是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政府要统揽全局,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督促,并逐个项目抓落实。本区民营企业家由于发展经历及亲身体会,是招商引资最有说服力“名片”。同时,企业家由于企业在业务上往来频繁,既有上下游企业,也有潜在的客户,是招商引资、以商引商最好的团队之一。怎样把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民营企业成为招商的主体之一,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的良好局面。民营企业成为招商主体有助于被动招商转为主动招商,形成有目的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有助于减轻政府的招商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改善发展的软硬服务环境,不断增强本区对外的吸引力;有助于变无序招商为有序招商,民营企业成为招商的主体后一般都会从自身需要出发外出招商引资,可以减少招商的盲目性。
二是进一步明晰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思路。明确的产业定位是以商引商的关键。产业不明确,招商引资就失去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既难以招到优质客商,也不利于落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定位明确了,才能实现目标招商,精准招商,招进来的企业才能很好发展。因此,招商引资应实行规划先行、突出主业、带动整体的思路。应把效益作为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讲数量更重质量;把规划和地区产业功能定位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既着眼当前更立足长远;政府应明晰重点地区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目录,明确产业招商思路,便于民营企业围绕产业布局进行针对性“以商引商”。同时,要出台民营企业招商引资、以商引商考核激励措施,把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对地区的贡献计入个人业绩档案并按照企业引进的项目进行奖励,对引进的新创办企业产生的税收中应拿出一定的比例资金支持招商引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吸引投资者的最终还是投资环境。一个地区的法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和依法征税等等,是市场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权力来完成和维护。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应该致力于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为市场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既可能是法律制度甚至公正廉洁效率这种无形的产品,也可能是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等等有形的产品。“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政府的良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吸引投资的“梧桐树”,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应在招商引资服务上求实效,真心实意“扶商”、千方百计“富商”,对以商引商落地的项目给予合理回报,从而形成“引进一个、建成一个、带动一批”的葡萄串效应。
同时,政府部门在推进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上规模企业前来投资,对中小企业也要一视同仁。对招引进来的企业,不应该只看到目前的规模,更要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产业的聚集度、整体发展和规模优势。
四是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首先要做好亲商、安商工作。亲商、安商是基础,是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的前提和条件。安内才能引外,稳商工作如果没有做好,大企业不仅没有引进来,在本区发展的企业也有可能远离。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消除误区,摒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狭隘理念,重视和发挥已落户企业在本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建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本区成长起来的企业,给本地企业参与发展的机会,共享普陀改革发展的资源。如:积极支持和鼓励重点企业参与重点地区建设、重大项目的实施;在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地区的合格企业;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改制、与国营企业合资或合作参与本地项目建设和发展;采取集团化的整体扶持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将投资留在本区,享受与集团公司同等或更优的扶持政策等。亲商爱商的社会氛围是以商引商的动力。只有安商、稳商工作做好了,让本土企业感到公平、得到实惠,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商引商才能蔚然成风,才能实现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内外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
五是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及商会组织在“以商引商”工作上的平台作用。商会是座“桥”,经济两头跑。工商联及商会组织具备“承上启下”与“合纵连横”的重要功能,在发挥“商会招商”、“以商招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发挥工商联在桃浦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异地商会发展,发挥他们“两头熟”的人脉资源和信息优势,成为“以商引商”的重要载体。尤其可以发挥异地商会连接两地经济社会的“窗口”和“纽带”作用,为我区生产型企业外迁牵线搭桥,为区域产业升级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