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加快建设普陀区集成电路人才高地的建议

    2024/03/15

    一、背景情况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和被“卡脖子”的主要领域。上海将集成电路确定为三大先导性产业之首,上海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进工艺集成电路制造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2023年上海市“两会”期间,陈吉宁书记在与浦东团代表对话时,特别关注了集成电路人才建设。普陀区历来重视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推动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并为此打响“中华武数”科创品牌,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特色承载区。2023年12月1日,《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实施。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作为普陀区重点打造的一张科创名片,正围绕集成电路等领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强化硬核科技企业引育,已经引入了沐曦等高端芯片企业。这是普陀区依托... [详细]
  • 深化推进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做好普陀区青年宜居安居工作的建议

    2024/03/15

    背景和依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建设,而吸引青年前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良好的居住环境。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情况,并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可见深化推进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保障青年宜居安居需求,是当前普陀区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问题和分析:根据普陀区年轻群体的实际住房需求及实地调研走访发现,目前普陀区青年在住房方面存在以下两处痛点:一、针对青年宜居安居的服务仍有提升空间。当前政府已出台了多项青年住房帮扶政策,但由于青年群体特别是应届生社会经验较少,不少优惠政策缺少有效渠道来进行传导。一方面是由于人才公寓此类单位偏公益的属性,在宣传和服务上资金投入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青年公寓的模式尚处在... [详细]
  • 关于全面升级桃浦“智创”的建议

    2024/03/15

    发展背景及目标:十年厚积薄发一朝亮相——桃浦智创城2012年确定规划至今已有10年多,作为普陀全新规划发展的“一张白纸“区域,相较其他三个重点发展板块(真如、长风、武宁)没有历史包袱和掣肘,可开发和后续利用更具备引领普陀区“蝶变”的潜质,成为普陀发展新的增长极,极有机会成为普陀重点建设区域的标杆和普陀科创形象的龙头。智创城形象硬件需要加速落地——未来十年桃浦智创城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但从区域发展建设现状来看,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内容,基于现有定位,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度,促进区域内城市各项基础建设进程加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十年品牌形象全新突破——随着近两年桃浦智创城住宅地块土拍的推出,开始慢慢为外界逐步了解,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前面10年智创城已经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型工作,但对外的宣传推广力度仍嫌不足,智创城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片区形象不鲜明,人气吸引力不强。新十年发展... [详细]
  • 打造普陀老年助餐服务2.0版的建议

    2024/03/15

    2023年11月,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上海市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2008年就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9年,上海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全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普陀区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早在2008年甘泉路街道章家巷老年食堂就已开办,是普陀区首家社区食堂,也是上海第一家全年无休的老年食堂。到2022年底,我区已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家,其中社区长者食堂35家,老年助餐点67个,覆盖全区10个街镇的助餐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目前,普陀区60岁以上老人有37万,每日需要送餐上门的老人有3000多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经过多年发展我区的老年助餐服务已完成基础建设,进入提质阶段... [详细]
  • 对真如城市副中心产业集聚与区域功能塑造的建议

    2024/03/15

    一、背景情况真如城市副中心是普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重心。当前真如副中心形态开发与建设已初步完成,但在高品质产业集聚、地域功能开发、区域品牌价值实现等方面还有差距。在此背景下,农工党普陀区委接续去年民主监督工作,对真如副中心的产业集聚和区域功能塑造进行民主监督和追踪调查。一是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稳步发展,区级产业税收完成情况良好。2023年1-9月,累计引进项目752个。完成区级税收19.54亿元,同比上升56.81%;二是十亿百千万重点项目快速发展,在谈在办与落地项目前景向好。今年已完成亿元级项目2个,千万元级项目26个三是载体空间持续扩容、结构不断优化。中海项目、海纳工程院、高尚领域等即将建成投运。四是勇于创新突破,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工作专班机制、楼宇服务专员定期联络服务机制、辖区营商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区域协调与联动机制助推产业集聚与区域功能塑造。二、现存问题一是企业产税能力还不够强,产... [详细]
  • 关于对学校重性心理疾病学生干预的提案

    2024/03/15

    一、背景情况近年来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统计,精神障碍影响着约10亿人,有10%~20%的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据《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在我国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在各种健康困扰中排列首位。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统计,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这些数字的背后,揭露了一个严峻事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亟待完善。二、当前我区学校干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在对重性心理疾病学生干预过程中,普陀区各学校已经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力不从心。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于重性心理疾病学生的干预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家长重视、积极应对、并与学校协同合作。但现实情况是,当学校尝试和家庭进行合作时,往往会... [详细]
  • 做好“家校社”联动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

    2024/03/1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明确将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作为整体工作目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一、上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基本情况长期以来,本市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制度建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行“家校社”联动机制,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 [详细]
  • 关于万泉路延长机动车虚线段 方便机动车进入地下车库的建议

    2024/03/15

    一、背景:万里街道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大理石的人行道,宽阔而平整。非机动车有了棕红色的涂装,丰富了城市色彩。路边有了时段性机动车停车位,方便了周边居民靠泊;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理念。二、问题:愉景华庭的机动车入口,在万泉路靠近富水路的地方,是实心线。有些车主,从北面(富水路)来车,会穿越机动车实心线直接进入车库,造成了违规行驶,常常会收到违章抄报单。按照正常的行驶规则,北面来的机动车,必须往南在晋元中学附近,完成车辆的原地调头工作,然后再往北右转进入地下车库。由于万泉路上设置了时段性的道路停车泊位。17:30至次日8:00的停车时间,正好是小区车辆出入较多的时间。路边的停车,影响了车辆在道路中间的原地调头。而且,晋元中学经常有学生家长前来探望孩子,造成路段较为拥堵,不利于机动车路中调头。三、建议:为了给居民车辆进入地下车库提供更多的方便,建议:将万泉路机动车的实心线... [详细]
  • 关于创真如品牌树普陀形象的提案

    2024/03/15

    真如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九大主城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普陀区“十四五”规划明确的“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发展中“一心”地区。真如作为普陀区形象代言非常恰当,打造真如成为普陀区的品牌形象势在必行。一、普陀发展的问题与瓶颈(一)品牌形象显示度不高在市场化条件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以做产品而闻名,例如山西、黑龙江等,以出产煤炭、大米等产品出名;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以聚集行业而闻名,例如福建泉州等地以运动鞋制造行业而出名;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打造品牌而显名,例如深圳以华为等品牌而出名。对于普陀区来说,发展阶段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上世纪80年代,普陀区为支撑上海城区发展,建设粮库、气柜作为市区配套服务基地,提供的就是产品(粮食、煤气)。90年代中后期至千禧年,建设果品、鲜花、水产等几大批发市场时,突出就是行业聚集(仓储批发行业等)。但是目前普陀... [详细]
  • 关于加快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提升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的提案

    2023/03/01

    教育是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一、国家迫切需要尽快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二、普陀区创新发展需要大批科创人才,而优质教育资源对吸引人才非常重要。通过多种途径的调研,我们发现科技创新人才普遍具有以下共性:1、他们极为重视子女教育,显著影响其择业与定居;2、他们对教育要求较高,评估更为全面;3、他们具备很强的选择居住地和学校的能力。三、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全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也是当前我区经济实力所决定的。目前我区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尚无法支撑全方位的投入建设,只能突出重点,有选择地投入。我区目前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一、在全市影响力较大的优质学校相对较少。我区“四校”类的优质教育资源少,整体基础不强,综合实力还不理想。优质生源... [详细]
  • 关于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多维度运动空间的提案

    2023/03/01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也是承载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教育培训等相关业态的基础保障,更是助推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一、相关背景及现状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民生大计、强国之路被提上了日程,并入了快车道。国家提出指导方向: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盘活存量资源,改造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上海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加快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建设,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推动各区构建“15分钟体育生活圈”,形成多样化的健身休闲圈层... [详细]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