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审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一)
1月18日下午,出席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和列席人员分成11个小组,围绕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充分肯定了区政协一年来的工作,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
林爱娟委员说,一年来,区政协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显示了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贡献力量的要求,把“围绕发展、促进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举办企业界沙龙、走访联系企业、举办专题协商会等多种形式,为区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学实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广开言路,听取委员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如召开政协60周年大会庆祝活动、组织委员学习胡锦涛主席讲话、召开政协工作会议等,还制定了政协工作实施意见,形成了不少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三是效能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协将提高工作实效作为衡量委员履职成果的重要内容,开展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苏州河论坛、苏州河十八湾溯源沙龙、走访企业等,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今年对委员履职方法、载体、工作机制都作了调研探索,尤其是在专委会和界别工作方面开展了新的运作模式,显现了分工协作、各显特色的成效。专委会的调研、界别的社情民意质量都大有提高。
政协工作有深化、有拓展、有新意
谢筠委员说,2009年,区政协围绕大局,履行职责,献计献策,工作有思考、有部署、有行动、显成效。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特点:一是服务大局有新深化。区政协围绕改革发展重点积极作贡献。抓住“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这一综合命题,以此为切入口,融合社会各界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引发大家对苏州河的新关注,力促实现新发展;抓住世博契机,组织委员深入小区、菜场等基层检查,发出倡议,最大限度地鼓励委员参与到迎世博中。二是履行职能有新拓展。紧扣区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需要,一年两次与区政府进行沟通、商议,不断加深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围绕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组织专题协商,帮助企业渡过“寒冬”,同步考虑此项工作制度化,在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的局面下为企业健康成长、稳步增长提供较好的内外部环境。而政府也以务实的态度,广泛听取委员意见,给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创造了新空间。三是运作机制有新创新。在工作机制探索中,提出了“界别与专委会”互动的运作机制,在发挥好专委会作用基础上,强化了界别工作并纳入区政协工作职能中,做到界别和专委会点面结合,理清职能,工作界别更清晰,工作特点更突出。
更加关注经济工作
李世荣委员说,区政协常委会2009年工作报告,比以往更多地反映了经济工作,关注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在工作实践中也组织了“战百天”活动和对民营企业的走访,进行了调研、座谈,体现了政协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和大局,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成效显著。
工作扎实 内容丰富
游华基委员说,区政协工作越做越扎实、越做越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专委会和界别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两项职能”双体现、“两支队伍”显特色;二是提案工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更有社情民意“短平快”来补充,充分发挥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各界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建议;三是建言献策更具有前瞻性,既有服务经济的“调结构、促转型”,又有关注民生的“老年俱乐部”建设,更有迎世博工作的多层面参与;四是体现政协“大家庭”、“大舞台”、“大学校”的活动越来越多,丰富多彩,吸引和凝聚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务实·贴近·特色
刘毛伢委员说,一年来,区政协工作可以用“务实、贴近、特色”六个字来形容。“务实”——就是紧紧围绕区域发展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如,多层面参与迎世博工作、为改善区域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等,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贴近”——就是紧紧贴近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工作、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和区域发展的难点工作,如,老年俱乐部建设、青年就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开展调研,提出真知灼见和解决对策,有力地帮助党委和政府推进这些工作。“特色”——就是我区政协工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知名品牌活动。例如每年的苏州河论坛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苏州河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帮助。
服务意识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周伟委员说,回顾本届政协一年来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增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这一主题,尤其是政协提交的提案,更是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通过积极的协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意见。例如,政协工会界别走进社区考察社区建设情况,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等。二是政协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去年政协下发了实施意见,进一步对政协委员履行工作职能提出了要求。各专委会、界别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不断推进和完善,制度建设抓得紧,一级抓一级,落实到位。三是建立了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工作机制,政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委员的作用更加突出。
到位不越位 帮忙不添乱
汤亮委员说,普陀区经济去年一季度遇到了很大困难,在后三个季度发力,顺利完成全年工作。区政协工作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三、四月份,区四套班子频繁走访企业,其作用在后续工作中充分体现。近年来,普陀区非公经济税收超90%,民营经济占了很大部分,全区方方面面重视民营经济工作,反映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很大改善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当前,房地产占普陀税收比重依然很大,发展面临转型,企业和政府都要转型,2009年政协在协助企业以及政府如何转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作为一名政协常委,要认真履行联系委员的职责,积极为推动每名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作用做点事情。
紧扣主题 贴近实际
陈敏委员说,一年来,委员们为普陀区经济实现“V”字形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感到有两个“紧”字。一、紧扣主题。围绕“四个确保”出谋划策,并发出倡议书,为取得长远发展,硬件软件建设深入思考。如“苏州河十八湾溯源”,苏州河湾湾有故事,这既是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更体现了“三个生”:生态,低碳经济,生态概念;生活,形成一种有味道的苏州河生活;生产,依托苏州河,打造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二、紧贴民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紧紧围绕普陀区群众的需要,做好各项工作。参政于关键、议政于点子、监督于要害、协商于同步。建议区政协在新的一年里多关心、关注我区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资本、资金、资产、资源“四资”联动。各位政协委员,包括民企精英要为国资国企改革多出主意、共进共荣、共同发展。
实在、丰富、有特色
姚凤英委员说,听了政协工作报告,我感到这个报告很实,内容丰富,体现了政协的工作特色。一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如政协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听取委员的意见与建议,针对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自觉接受监督,使政协工作科学发展。二是贯穿融入上下功夫。政协能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切实履行了政协的职能。三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去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征求意见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对文件充实和完善,并且有些制度是有发展的。如党派的提案递交到要区委的层面处理。四是在界别工作上下功夫。界别工作定位更加清晰,工作的主动性增强,特别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有新的提高。
体现“四个注重”
李玲娣委员说,区政协工作报告体现了“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学习实践相结合,通过学实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委员学习的自觉性,始终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实践为特色,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二是注重参政议政的实效性,通过组织迎世博600天行动的视察,使广大委员了解了区情,结合现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专题写了调研报告,对普陀区迎世博工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广大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注重专委会与界别组的运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专委会的职能作用,凸显了界别特色的优势,推进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和互动,有效提升了政协整体工作的能级,扩大了政协工作的影响面,为普陀区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努力。四是注重构建“大家庭”和谐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国庆60华诞和政协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及主席班子与常委、常委与委员的联系沟通等,不仅有良好的社会反响,也进一步增进了社会各界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政协工作的了解,增强了政协工作的凝聚力。
界别工作有新意、有特色
许龙成委员说,过去的一年,政协专委会和界别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在“两个轮子一起转”上面迈开了新的步伐,有了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专委会和界别的作用。二是行动上各有特色,专委会没有因为人数少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反而由于精干了结构让专委会工作更有效率。界别工作上,把社情民意作为主要工作,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在民意表达上,力争有所突破。
政协之友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严振超同志说,区政协之友社在区政协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学习、增进共识;开展活动,团结联谊;加强沟通,促进交流;老有所学,献计出力,为加快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之友社已植根于普陀区的土壤,融汇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宏伟事业之中,起到了联系历届老委员和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桥梁作用,成为开展联谊活动和自我教育的场所,向党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根据政协需要和安排进行力所能及的调研。之友社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继续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