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范文十七:变“房等人”为“人等房”的关键在于抓配套

日期:2014-12-09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变“房等人”为“人等房”的关键在于抓配套
 
    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扩大会议提出保障性用房工作要将“房等人”向“人等房”转变。我认为要改变目前保障性用房等人要的局面,关键是要改变保障性用房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尤其是对于动迁居民和低收入者,他们是否愿意迁至新居,首要条件看生活成本的上升是否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其中主要因素是看交通是否便捷,是否影响就业,其次是老人看病、小孩上学和日常购物是否便利。有的居民坦言:和就业、看病、上学相比,居住条件改善毕竟还是次要的。现在居民对保障性用房不看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保障性住房的周边配套设施没跟上,这直接影响到政府对保障性用房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把对配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房屋征收项目的安置房和其它各类保障性用房在内的大型居住区建设等基本公共设施,配套一定要先行。至少交通要方便,医院、学校、社区商业至少要同步建设,如果跟不上居住区房屋开发的速度,还不如将保障性用房选址在城区开发相对条件成熟的地段。
    2、为提高配套建设效率,应坚持大型居住区建设为主,整街坊开发为主。鉴于保障性用房居住者的实际情况,建议保障性用房的建设依托于成熟社区,离区级商业中心的距离应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
    3、以往的一些有关配套政策、标准和规范有些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针对“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实际,居民需求意向,特别是要结合开发就业岗位,修订配套规划。
    4、花大力纠正目前已出现的大型居住区重建设、轻管理的苗子;研究适合各类保障性用房在内的大型居住区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模式;防止各种陋习在新社区泛滥,严格查处包括转租在内的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使大型居住区真正成为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向往居住的地方。(该信息被市委办公厅录用)
 
    点评:住房保障工作一直是政府关心、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从市委关于保障性用房工作的最新要求中抓到线索,急政府之所急,紧紧围绕保障房建设重在抓配套这一主题开展分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