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普陀区的科技创新

日期:2016-02-03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民盟普陀区委

近几年,普陀区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目标下,要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服务全市大局,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才能在上海下一轮的科创竞争中,占得优势。

普陀区政府2014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普陀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关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普陀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等重要文件,从全局的高度,对普陀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了统揽全局的全新部署。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普陀要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面临的地区竞争形势,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潜心去进一步优化政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科技创新城市竞争中,拔得头筹。

一、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抢占全球技术竞争制高点

普陀区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确立了智慧安防、智能节能、智慧照明、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借力区位优势,发挥华师大、电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溢出效应,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化。

然而,智慧安防、智能节能、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都是智能制造和IT产业的中下游。从产业链的角度,普陀区需要向上游,向源头创新推进。

科技创新,一般分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投入高、风险大的环节,但也是产业升级最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是技术的制高点,是绕不过去的环节。

普陀区要大力引导区内企业向人工智能、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同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主动布局。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成果、核心关键技术为目标,对全区支柱产业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的关键技术攻关给予资助。对创新载体的建设给予进一步加强,探索体制突破,激活创新活力。

二、贯彻市场化主导的理念,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1、强化创新体系顶层设计

普陀区2015年出台的《关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和《普陀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等重要文件,旨在打破部门壁垒,运用“组合拳”,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形成指向清晰地政策导向和更大的政策效应。

普陀区科技创新不缺政策措施。但是,简单的政策指引并不能形成政策高地。需要在实施中真正贯彻市场化主导的理念,才能将政策效应最大化,建设科技创新的区域高地。

举例来讲,普陀区早在2013年就制定了青年人才公寓政策,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在普陀就业,但是前置条件中有年度纳税额下限的要求,目前是上一年度纳税在500万元以上。事实上,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达不到这样的纳税额,而他们却是最需要支持的群体。建议政策制定可以通过多维度来评定,如纳税、研发水平、与区内重点发展领域匹配度等。

2、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同盟

普陀区在发展中涌现出了像复星集团、奥盛科技、延华智能等一批大中型科技企业。对于普陀区已有的大型科技企业,政府最好让企业以市场的力量去配置资源,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创新。通过扶持大型科技企业发展,建立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联盟,以大型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这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繁荣的成功经验。

建议普陀区研究区内大型科技企业优势,并加以有效利用。如,复星正加大大健康产业发展力度,可以在智慧医疗方面与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相结合,带动地区发展。

3、打造科技发展全链条融资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是此次普陀区科技创新政策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资本市场、担保资金和创投引导资金、产业基金、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股权有偿资助等全链条金融体系,来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成长。

建议普陀区设立母基金重点支持孵化期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已经确立为区重点发展领域的智慧安防、智能节能、智慧照明、软件信息等领域,可以设定一定的投资比例,延长存续期。

4、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围绕上海市和普陀区支柱产业和优先布局的领域,规划建设科学仪器中心等创新载体,逐步推进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

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想要转化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往往苦于找不到理想的中试实验场地,建议普陀区在智慧安防、智能节能、智慧照明、软件信息等重点发展领域中,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相关产业的示范点,以带动产业的技术研发,加快产业成熟度。

5、吸引高层次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普陀区要更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引才机制,重视吸引高端人才,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普陀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对于科创项目类的鼓励,建议从国内和国际2个维度来看,除了国内科技创新的评价之外,还可以从国际科研领先的地位角度来衡量。如细分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影响力的;或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或者有国际顶尖的团队。对于这些企业,我们的支持鼓励政策,包括资助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创业活动、资助创新科技项目,应该给予倾斜。对于这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在社保补贴、人才公寓和住房补贴等方面,应该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持。

6、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普陀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达到世界水平,才有可能吸引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创新主体。

建议普陀更进一步重视知识产权管理,统筹专利、商标、版权的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德国、芬兰的科技园里,科技企业只占1/3强,剩下的都是财务咨询、法律咨询、管理咨询、专利代理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企业,他们是整个科技产业链条的润滑剂。

三、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创造发展新空间

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对外开放,面向全国创造发展新空间,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提高吸纳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瞄准普陀区优势和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瞄准世界上相关技术最前沿地区,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支持区内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顶尖研发机构的研发项目,通过取得相关性领域开创性的世界级科技成果,促使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与国际接轨。此外,探索国际合作发展,从研发到产业,开辟更多的合作途径,创造更多的合作方式。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人才培养,到合作建立研发平台,走出去开拓海外产业化和科技服务市场等等。

 同时,大力支持大型科技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从世界科技发展先进国家引智、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动态同步,推动大型科技企业科研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抓住科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

四、着力推动大众创新,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创客”已经从当初的小众圈子玩家变成新的热点。建议普陀区制定促进创客活动蓬勃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计划,通过举办国际或国内创客周等活动,使普陀区成为全球创客的理想乐园。

   青年越来越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也将成为推动变革的领跑者。建议设立定向支持青年创业的基金,适当延长存续期,联合大型科技企业举办创业大赛,支持年轻人在普陀区的创业和发展。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