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二)

日期:2012-01-09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区域教育发展的目标要不断刷新
    景莹同志说,教育事业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陀教育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区教育系统各位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区域教育发展的目标要不断刷新。今天讨论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中不断思考、探索和逐步解决的问题。比如,优质生源问题,受区域整体人文环境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加以分析和改善;区委、区政府历来非常关心基层教师,每年教师节区领导都会专程慰问学校教师。今后,我们将更加关注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待遇保障等问题,积极调动基层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教育内涵建设上的问题上,我们要更加细化和完善教育强区和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实施好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尤其是加强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区政协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希望各位委员多为政府的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教师的素养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印兰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要真正落实这一“提升”,关键在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区的教师状况,要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需作进一步努力,可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育中,加大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力度,避免把教师创新课程的实施局限在个别学校和有限的教师身上。

                                                               加快区域发展的三点建议
    咸跃委员说,提三点建议,一是中环商务区建设以前主要是长征镇在规划,“先天不足”,目前最令人困扰的问题是交通,没有轨道交通直达。但同时也存在机会,“烂尾楼”现由百联集团接手负责开发,希望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力争打造区域内新的发展亮点。二是目前区域发展不是唯GDP论,而是唯区级财力论,我认为应该改变这种思想。三是建议加强政府执行力,目前政策执行情况不尽人意,推进环节存在欠缺,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不能做到优势互补,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取得新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有四大特点
    张德鑫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府要求与普陀实际相结合。普陀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五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普陀的发展放在整个上海市的发展框架中,在抓发展、保稳定、促民生方面充分履行政府工作职责。二是兼顾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报告既全面阐述了我区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层面的工作,又重点强调了民生工作,特别是通过保障房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三是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相结合。报告既明确了2012年我区的主要工作,又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和任务,并确立了“打造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发展目标,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四是持续发展与创新思路相结合。区政府的工作既注重基础建设和长效发展,又注重创新社会管理举措,通过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有亮点 停车难问题应解决
    邢培儒委员说,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全面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与以往报告相比,有很多亮点。亮点一:谈到政府“四个职能”的转变,强调“优质高效”,建设“阳光政府”。亮点二:强调信息化建设。亮点三:强调从严治政,克服拖拉、推诿等现象,注重效率,把问题具体化。亮点四:严控消费支出,推行公务卡,是打造廉洁政府的有效举措。同时提个建议,随着城市化节奏加快,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已普及到老百姓家庭,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政府应有超前意识,在工作报告及规划中应体现应对举措。

                                                 本届政府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张科平委员说,作为几届的政协委员,一个出生在普陀、生长在普陀,看到了普陀的发展,也热切希望普陀区能更快速地发展。事实上近十年来普陀区的变化的确很大,这与区领导及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回顾这五年工作,正如工作报告中所回顾的那样,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五年。世界经济的衰退、房地产的低迷以及各项大工程和大活动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当初,部分政协委员还担心我区的财政状况会大幅度下滑,但是,从报告中我们看到我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6%,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96%,特别是五年新增公共绿地88万平方米,调整改造公共绿地210平方米,非常不容易。我认为本届政府在工作中最大特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步骤和运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怕输在起点上,就怕输在转折点上。希望新一届政府能以长远的、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路,造福于全区人民。

                                                                   卫生改革发展上有亮点
    奉典旭委员说,本届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很丰富,亮点很多,体现过去五年普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一名医卫界别委员,我更关注医疗卫生改革,关注如何方便老百姓看病就医,如何提高医疗水平和提高病人满意度等课题。比如,在报告中提出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加强医院管理、学科人才建设、慢性病防治等都是很重要的举措。而对社区医疗而言,推进家庭医生制,改善居民保健和就医状况是大势所趋。

                                                                 倾听群众呼声  切实服务群众
    郭海瑛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能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今后五年的发展应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全区的发展。“外区有柏万青、我区有杨兆顺”,要充分发挥杨兆顺道德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层面建立群众工作总站,在街道镇层面建立分站,并有计划地将机关干部下派到各个分站,倾听群众呼声,直接服务群众,畅通“顺民心、察民意、解民忧”的渠道。

                                                                  政府工作有成效、重实际
    缪亚男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列举具体详实的数据,让我们看到过去五年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无论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加,还是就业岗位的增加;无论是民生支出比重的提高,还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都充分显现了普陀人民幸福指数的上升。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作为普陀人的幸福,这就是政府工作有成效的最佳体现。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能够正视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护短,从实际出发,确立今年要着重做好的八个方面工作,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加美好的期待。总之,政府工作报告有成效、重实际,我们期待着一个新兴的上海西部商贸科技区。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推动特色文化建设
    王勇委员说,普陀拥有很多文化资源。如,玉佛寺、真如寺、苏州河等,有很多文化内涵可以挖掘。又如,上海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内涵,也是一个值得用心挖掘和打造的文化宣传载体。“老普陀人有故事,新普陀人要善于讲故事”,我们要将这些文化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竞争资源。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大有可为,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发挥传承文化、发扬文化、创新文化的桥梁作用,使普陀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形成普陀特色文化。

                                                             淘汰落后产业 增强区域影响力
    谢平委员说,作为在桃浦的企业代表,我感到桃浦地区低端的物流企业多,区域形象脏、乱、差。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提升转型”,要加快淘汰落后产业。桃浦地区应发展高端物流业,通过商贸、科技改变区容,提升层次,增强区域影响力,希望政府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深入思考创新转型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马和民委员说,感到报告中提及未来发展思路比较清晰,但政府还需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创新靠什么驱动,转型向哪里发展,应该深入思考我区有什么优势,怎样启动。二是政府在发展中要加强监督和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深挖文化资源 讲好“普陀故事”
    顾骏委员说,普陀区近年来做了很多基础性和开发性的工作,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务区发展势头良好,苏州河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这些特色资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希望新一届政府班子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普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苏州河、曹家渡等文化故事的地标,可丰富其内涵,彰显其特色,将文化与旅游整合发展,有效提升普陀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政府工作可圈可点 发展规划起点要高
    陈坤校委员说,听了区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报告回顾总结了五年区政府工作,可圈可点。尤其是苏州河区域的打造,沿线生态环境改善,“十八湾”更是成为全市亮丽的名片。报告中有一组数字很吸引眼球,就是教育强区投入很大,与以往相比几乎是翻了一番,可以说是与GDP的增长保持同步的。结合迎世博加强了旧住房综合改造,还有大量保障住房建设等,非常不容易,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对于未来五年的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在具体实施方面,建议规划起点必须要高,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老路。特别是苏州河沿线建设要慎重,因为这对城市发展很重要,这是不可复制的宝贵和稀缺资源,要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客观务实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戴顺康委员说,过去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区现代化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谐稳定的环境进一步巩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报告本着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为全区干部群众展现出一幅明天将会比今天更加美好的灿烂前景。报告也清醒地意识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客观务实地加以改进完善。建议区政府优先解决民生,比如安排专项资金,保障中断了的白玉新村、曹杨新村、甘泉新村等相当数量老公房“平改坡”工程继续进行,做到惠民实事全覆盖。同时,对当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苏河十八湾”沿岸景观建设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力争创出区域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鲍芸委员说,我是长寿一名基层就业工作者,对报告中促进就业工作一块很有感触,感受到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对失业问题非常重视,要求基层就业中心重视开发楼宇岗位,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

                                                              注重功能平台整合 推动商贸产业发展
    栾吟之委员说,我每年都关注区政府工作报告,现在身份角度变了,关注的情怀没有改变。我觉得今年报告中既有宏观思路、又有民生关注细节。由于职业习惯,我时常关注报告中的一些新名词,如 “西部新兴科技商贸区”、“一河五区”等新的功能定位名词。任何发展都应基于明确的定位,我仔细研究了这些名词,觉得定位准确,适合区域发展和适合区域产业布局。现在,我们有了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我觉得可以通过政策聚焦,从“平台经济”的角度出发,整合这些平台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增强总部经济的辐射能力,把“平台经济”的优势发挥出来,推动普陀经济发展,

                                               推动区域发展要注重发挥高校智力集中的优势
    肖辉委员说,杨浦这几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力集中。所以也感谢普陀政协这个智力平台,邀请了我们高校老师、专业人士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我感到高校的老师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区的建设当中,因为高校老师虽然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是只有融入社会、了解真实的社会,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研究才有价值。杨浦的“九三论坛”,讨论的重点就是杨浦的发展战略,邀请了许多方面的专家,为杨浦发展提出专业意见。我觉得在规划与落实之间,专家可以在其中发挥专业优势。希望在今后五年中,通过高校和区域的合作共建,为普陀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