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日期:2013-08-16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普陀区
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2013年8月13日在政协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3年上半年,在中共普陀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按照九届区委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团结和民主主题,紧紧围绕“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努力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中心任务,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着力探索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和方式,着力加强自身作风和能力建设,以构建政协“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为载体,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不断提升履职实效,为普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学习培训,营造政协“大学校”浓厚氛围
学习是政协履行各项职能的重要基础。区政协高度重视委员学习,以学习培训凝聚共识、推动工作。通过构建区政协中心组学习、委员学习日、专委会学习、界别组学习、委员专题培训和个性化学习活动等分层化的学习培训体系,着力营造政协“大学校”浓厚氛围,提高政协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1、加强时事与形势政策教育
    上半年,区政协先后围绕传达全国“两会”精神、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路径、区情报告等主题,邀请有关专家、领导作专题辅导报告,加强委员的时事与形势教育,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大关于人民政协和协商民主的新要求,为委员知情明政搭建平台。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
    利用专委会、界别组的学习、调研、视察和座谈等活动,使委员更好地明情明政。根据委员学习需求,发挥政协自身资源优势,组织个性化学习活动,提升委员的综合素养。举办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专题培训会,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
    二、围绕区域发展大局,搭建议政建言的大舞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区政协对民主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7月2日《联合时报》头版以《普陀区政协开展多层次协商显实效》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今年,我们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确定重点课题调研和苏州河论坛主题,为委员搭建舞台。
    1、开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重点课题研究
    区政协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目标体系研究”作为本年度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和重点课题加以推进。邀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家组与区政协共同研究,重点围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目标体系、测度方法、实施进程深入开展调研,为桃浦转型发展提供引导和评价框架。同时,区政协还首次联合区政府开展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专题调研,对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建设目标、开发机制、环境打造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目标、机制、环境研究》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直接转化为区委常委会课题研究成果。上半年,区政协两个调研组先后深入区有关委办局、区产投公司、临港经济发展集团等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开展重点课题和调研报告专家咨询会、委员沙龙,并组织网上金点子征集活动,共征集各种有价值的意见、建议85条,积极为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献计出力。
    2、推进五个专题的建言对接
    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定题,就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中关于金融产业发展、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科技智慧新桃浦、平台经济效益提升、真如副中心环境优化5个课题,开展建言对接工作。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长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听取建言对接情况汇报,并进行专题研究。建言对接工作由区长和五位副区长领衔,区发改委牵头,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成立对接工作组,与区政协5个界别组分别对接,确保每个建言对接有序推进。
    3、开展创卫工作等专题视察
    为推动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区政协先后两次组织委员开展创卫工作专题视察活动,并发动委员积极参与本单位、本小区的创卫工作。委员们先后视察了部分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购物广场、沿街道路的市容环境,并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座谈交流,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等建议,形成了《创卫工作专题视察报告》,提交区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三、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和深化委员履职平台
    区政协重视发挥提案、社情民意、委员沙龙等履职载体作用,加大提案办理、跟踪、反馈环节的工作力度,推进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举办委员沙龙,为委员履职尽责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1、开展提案办理协商
    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121件,根据《区政协提案工作条例》规定,立案117件。区政协与区政府联合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会议,部署提案办理工作。经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遴选出11件提案作为重点提案,其中有8件由区政府领导牵头督办,督办数量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区政府创新提案办理形式,采用网上督办、同类提案归并办理等做法,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截至4月底,提案已全部办复。其中,采纳解决或部分采纳的为103件,占提案总数的88%。
    2、举办各类委员沙龙活动
    为了让更多委员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参政议政,区政协组织委员沙龙,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自由交流,拓展委员履职载体和方式。上半年,先后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苏州河工业文明历史资料整理和挖掘工作等为主题,组织多次沙龙活动,产生了许多推动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建议。如针对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委员们提出了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完善发展目标体系、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等建议。每次活动后,均形成《区政协委员沙龙专报》,报送区委、区政府领导。
    3、做好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
    区政协在重视社情民意数量的同时,着力提升社情民意工作质量。上半年,区政协各界别组委员共反映社情民意107件,其中,向市政协报送52件,经市政协报送至全国政协2件。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加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扩大网上测评参与面,密切与邀请单位的联系,加强与派出界别的沟通与反馈,推进民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认真抓好区政协之友社工作,组织召开区政协之友社七届二次社员大会。
    四、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推动专委会和界别工作联动发展
专委会是政协的工作机构,界别是政协联系各界群众的纽带。今年以来,区政协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探索专委会、界别组联动、协作、互动的有效机制,召开专委会与界别工作交流会,汇总下发《各专委会、界别组2013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推动各专委会和界别更好地发挥作用。
    1专委会工作突出重点
    上半年,各专委会依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如,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围绕苏州河工业文明历史,组织委员赴闸北区考察苏河湾开发建设情况,参与主办苏州河近现代工业文明联展,开展“苏州河工业文明历史资料整理和挖掘工作”主题沙龙;经济委员会围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若干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相关委员沙龙,并通过区政府、区政协网站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开展少数民族工作专题调研,积极为我区争创“民族团结进步集体”五连冠献计出力。
    2、界别组工作形式多样
    各界别组发挥自身优势,联系界别委员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农工党、医卫界别组,中共、特邀界别组分别联合开展创卫工作专题视察,提出意见、建议,助推创卫工作开展;民建、共青团青联、工会、妇联界别组通过座谈等方式,发动界别委员和群众积极参与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台联界别组围绕提升我区平台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组织委员调研中山北路商业一条街发展情况。
    五、注重能级提升,进一步加强区政协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政协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区政协努力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注重改进政协工作作风
    贯彻中央、市委、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制定《区政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落实联系、走访委员制度,精简各类会议,注重视察调研实效,规范考察、接待活动,减少各类文件简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
    2、着力强化机关服务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机关干部“六个意识”,即政协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机关干部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和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半年来,在中共普陀区委的领导下,经过各专委会、界别组和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区政协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区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委员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协商民主的实现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政协机关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三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工作重心下移在人、财、物保障方面还不到位;专委会、界别工作不平衡;委员的履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需进一步细化。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区政协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按照十届市委四次全会和九届区委四次全会的各项部署,走群众路线,依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着力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探索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和方式,加强自身能力和作风建设,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继续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础。下半年,区政协将继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和界别的纽带作用,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扩大委员履职的参与面。
    1、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委员整体素质
    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为引领,组织区政协中心组成员和全体委员及时学习领会十届市委四次全会和九届区委四次全会的各项部署,着力把区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团结和凝聚到十届市委四次全会和九届区委四次全会精神上来,教育和引导区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强化专委会和界别工作,提升政协工作水平
    进一步强化专委会对界别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发挥界别组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好委员沙龙活动,扩大委员参与面。重点围绕2013年“苏州河论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素质教育、提案工作等组织委员沙龙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调研视察、专题座谈、对口协商,规范工作制度,形成工作特色,提升工作水平。
    3、组织各类会议和活动,搭建委员履职平台
    按照区委安排,组织召开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认真筹备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动员委员积极协商议政,将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区域发展上来。依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精心组织好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委会和界别工作总结交流会等各类会议活动。支持界别组开展跨界别联情联谊活动,营造“大家庭”团结和谐氛围。
    二、拓展协商民主载体,增强议政建言实效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和方式,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1、举办2013年“苏州河论坛”
    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目标与路径”为主题,加强与民革市委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会商与合作,做好论坛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论坛于9月中旬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苏州河论坛”的品牌效应。根据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本次论坛将简化形式,注重实效,突出委员的主体作用,为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拓宽思路,凝聚智慧,营造氛围。
    2、举行重点课题专题协商讨论
    全面推进区政协年度重点课题“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目标体系研究”工作,通过专题调研等形式,发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力争形成能够体现政协特色,既具引领性又有操作性的课题成果。8月份形成初稿后继续深化研究,并举行区政协常委会议,开展专题协商讨论,进一步完善重点课题成果,在“苏州河论坛”上作专题发布。
    3、继续推进建言对接等工作
    下半年,区政协将以专题调研、专项视察、总结交流等形式,继续深化建言对接工作,加强建言界别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完善意见建议,跟踪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把建言成果转化为推动政府工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实际举措。围绕区“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城市建设与管理、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老年设施建设等热点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切实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采取集中视察与分散视察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各专委会和界别组自发组织视察。
    三、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政协要履行好职能,必须切实抓好自身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进一步改进政协工作作风
    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区政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细化操作办法,进一步加强区政协作风建设。开展以“走群众路线,听委员心声”为主题的政协机关干部走访委员活动,增进政协机关与委员的沟通与联系,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2、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能力
继续强化政协机关干部的“六个意识”,贯彻“精、细、实”的工作要求,确保区政协各项活动精心谋划、细致周到、务求实效。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落实人财物保障,以强烈的问题导向提升政协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修订《区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等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情况登记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委员工作责任感。根据委员需求,完善政协网站,开发手机网站,开设委员评论专区,进一步增强信息平台的互动性,以信息化手段拓展委员参政议政渠道,为委员更好地履职创造条件。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