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区域未来几年人口变化影响基础教育的思考

日期:2014-03-20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普陀区政协教育界别组
 
    当前,上海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问题,关注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普陀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普陀教育强区”的目标。然而,随着上海人口结构的变化,生育高峰将导致入学人数的剧增,普陀教育面临生源高峰和人口导入的双重压力,解决适龄儿童入幼、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迫在眉睫。
    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而且关乎社会发展、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
    一、普陀教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普陀区是人口大区,也是教育大区,无论是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还是学校数都在全市位于第一序列。近年来,在普陀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方方面面密切配合下,普陀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能基本满足老百姓孩子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社会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各学段学生人数及班额数
表一:幼儿园人数及班额数(2013年)
 
2013年数据
小班人数
中班人数
大班人数
托班人数
合计
 
8498
8663
9078
1090
27329
 
小班班额
中班班额
大班班额
托班班额
合计
 
297
279
275
48
899
 
表二:小学人数及班额数(2013年)
 
 
2013年数据
一年级
人数
二年级
人数
三年级
人数
四年级
人数
五年级
人数
合计
 7735
6654 
 6563
5423 
 4937
 31312
一年级
班额
二年级
班额
三年级
班额
四年级
班额
五年级班额
 合计
 206
188 
182 
 158
 150
 884
 
表三:初中人数及班额数(2013年)
 
 
2013年数据
六年级
人数
七年级
人数
八年级
人数
九年级
人数
合计
 
 5118
5235 
5164 
4752 
 20269
 
六年级
班额
七年级
班额
八年级
班额
九年级
班额
 合计
 
 153
155 
151 
148 
 607
 
 
    表四:教职工数(2013年)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教职工总数
1631
2266
2182
专任教师数
1398
2012
1612
 
    表五:教育经费投入数(2012年、单位万元)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教育资金投入(万元)
31456.2
50596.34
43368.47
 
    二、人口高峰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今后五年,普陀区将面临户籍和非户籍适龄儿童入幼、入学双重高峰的压力。一方面,自2010年以来,上海逐步进入新一轮生育高峰。另一方面,普陀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北部,交通便利,生活成本较低,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人口的导入区,大型社区逐步建立,大批外来人口带来的随迁子女,各段的学龄儿童大幅增加,使得教育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表六:普陀区户籍人口增长数据(预测考虑迁移因素)
年份
出生人口数
同比增长
2011年
12300
--
2012年
13300
8.1%
2013年
14200
15.4%
2014年
14900
21.1%
2015年
15600
26.8%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出生人口比2011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26.8%。将导致在校学生每年都会不断增加,从而对现有的教育资源造成压力。具体体现在:
    (一)班级数需要增加
    表七:幼儿园班额数统计
2013年
2015年
配备班额数
所需增加班额数
学生数
班额数
学生数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27329
899
29313
978
899
79
 0
 
    表八:小学班额数统计
2013年
2018年
配备班额数
所需增加班额数
学生数
班额数
学生数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31312
884
46500
1550
1163
666
279
 
    表九:初中班额数统计
2013年
2018年
配备班额数
所需增加班额数
学生数
班额数
学生数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最高标准
最低标准
20269
607
26575
886
665
279
58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普陀区按照入学人口的增加,按照优质教育的要求(班级人数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需要增加幼儿园79个班级,小学666个班级,中学279个班级。
    (二)教职工数需要增加
    表十:幼儿园教职工统计及预测
2013年现有人数
2015年根据班额数应配备人数
考虑人员退休、解除聘用关系等因素,需要招聘人数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1631
1398
3279
2886
1850
1628
    表十一:小学职工统计及预测
2013年现有人数
2018年根据班额数应配备人数
考虑人员退休、解除聘用关系等因素,需要招聘人数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2266
2012
4429
3986
2800
2520
 
    表十二:初中职工统计及预测
2013年现有人数
2018年根据班额数应配备人数
考虑人员退休、解除聘用关系等因素,需要招聘人数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教职工
专任教师
2183
1612
2953
2510
2530
2151
 
    数据显示,现有教职工在未来二到五年内,有许多人将面临退休。(按现有退休年龄计,不考虑延长退休年龄),即便教职工退休年龄有所延长,普陀教育仍然需要大量教师,包括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
    (三)教育经费需要大幅度增加
    表十三:经费投入统计及预测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合计
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万元)
31456.2
50596.34
43368.47
125421.01
2015年按学生绝对人数增长(不考虑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的要求)需要投入经费(万元)
33939.77
67588.02
45239.81
146767.6
    即便在生均公用经费不提高的前提下,教育所需投入经费因学生人数增加必须投入(万元)
21346.59
      数据显示,到2015年,即便在生均公用经费不提高的前提下,普陀教育所需投入经费因学生人数增加必须在2012年投入基础上增加投入21346.59万元。
    三、思考与策略
    (一)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1.明确目标:实施区委提出的教育发展规划,必须在教育均衡基础上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建成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居于全市先进行列的教育强区。为此,我们不仅要解决适应儿童入幼、入学困难的问题,更要在教育的均衡和优质上下功夫。
    2.资金保障:从本质上来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更准确的说是社会基本设施,因此政府应当是承担教育费用、尤其是义务教育费用的主体。要保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这是解决入幼、入学困难问题的前提。区财政应超前谋划,合理安排公共支出,在资金上给以保障。由于普陀区是人口导入区,外区迁入儿童及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会始终存在。为了解决其义务教育问题,区政府还应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及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3.人员为重: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仅是硬件资源均衡,更关键的是教师队伍、领导队伍的均衡。普陀区教育“圈、链、点”战略,提出了“东西南北中”均衡布局的蓝图,优质资源的扩大关键是人员的素质的优化,教育的资金在保障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用在人身上。人才的合理布局与流动要靠一定的政策和措施。
    4.品牌意识:教育优质发展需要“领头羊”,要使我区的教育事业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其独特的优势,就要有自己的品牌。普陀区不仅要有一流的学校硬件设施,还要有一批在全市、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校长、教师;不仅要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要有一流的、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总之。我们认为:政府是应对入学高峰的主体。如果对即将到来的入学高峰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很难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基本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没有大量的教师和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普陀教育就很难实现优质均衡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生均公用经费就不能逐年提高,这不仅违反教育法,而且很难保证学校优质均衡健康的发展,更不用说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二)我们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1、优化教育规划,确保教育资源充足、优质
    区有关部门曾经做过“普陀区教育资源配置规划”(至2020年)讨论稿,现在由于相隔时间较长,该规划应该及时修正。按照“做强西北部、优化中部、提升南部、完善东部”的策略,根据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议区发改委、规土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规划,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协调推进教育公建配套,合理调整各学段资源结构,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特别是桃浦等新开发地区的资源布局。区教育局将全力打造普陀优质教育“圈、链、点”,实现教育资源在规模、布局、结构、效益和质量上的统一,为建设教育强区提供保障和支持。从操作层面上讲,政府要积极研究教育人员的合理分配及流动政策,研究吸引市级优质资源入住普陀的政策,研究建设学科高地的措施,研究品牌创建措施等。
    2、确保教育资源用于教育
    根据不完全统计,原先属于教育资源的用地被外系统单位占用情况不少于42处,如原先西谈家渡路17弄6号为西谈托儿所,现被街道外借成了一家饺子馆,原先安远路222号为安源托儿所,现被街道外借成了名贵坊酒家。希望政府按照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项目和公建配套,退租还教工作。一是完成曹杨二中教育园区、同济二附中高中部、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二是加大教育公建配套推进力度,加强区教育公建配套联席会议沟通机制,确保公建配套学校同步交付。三是通过旺旺托儿所改建、友好幼儿园改建等项目,实现学校建设与学校功能定位相一致,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共享。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普陀区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主要措施是:一是加快对现有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专业成长不断提供新平台。二是通过政策倾斜,吸引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到普陀任教。三是充分利用绩效工资改革的契机,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完善改革方案,让绩效工作真正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
    4、加强资金管理,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区教育局将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市级经费支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校舍建设、修缮和公建配套学校开办经费等。同时,以“教育联合体”、“合作办学”等多形式为载体,保障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国际交流等经费,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品质。
    5、对外来人口应采取规模控制与人才引进并举的政策
   建议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外来人口实行规模控制,在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引进符合普陀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就普陀而言,确定外来人口适度规模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与普陀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原则,即根据普陀城市发展需要程度,对外来人口进行分类,明确引进或限制的标准。二是与普陀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相一致的原则。三是动态监测原则。外来人口适度规模作为一个相对的动态指标,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和可能,也要根据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中长期的预测。四是配比关系原则。即:根据普陀发展需要,使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保持一个相对恰当的比例关系。对外来人口实施规模控制不等于不准他们进入,相反,对于符合城市城市性质、功能、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