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范例六

日期:2014-12-08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深化认识,攻坚克难,更快更优推进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
 
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自2007年正式启动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要求,在土地储备动迁、基础设施建设、实体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时至今日,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已进入建设周期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段。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副中心建设当前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1、原规划功能定位弱化,存在被边缘化风险。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新增长极的不断快速崛起,以及上海多中心多元化区域竞争格局的实际形成,当初确立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重大战略地位时的形势背景已发生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对此,真如城市副中心原有的规划功能定位存在需重新审视和优化的必要性。副中心如果不能适时调整滞后的规划,并和其它地区建设形成一定的错位竞争优势,其被边缘化的风险不断在增强。
  2、部分重大基础性项目推进缓慢,存在错失发展机遇风险。当前,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整体推进不平衡,特别是铜川水产市场动迁、上海西站南广场、220KV大渡河路变电站建设等一批对副中心建设起到重大基础性作用的项目由于动迁、资金等种种原因,推进缓慢,这已经并将继续极大地影响其它副中心项目的正常运作,从而必将使副中心整体建设的推进错失一次次发展良机。
  3、人才队伍流动过于频繁,存在影响工作执行效率的风险。真如城市副中心自正式启动以来的7年间,特别是近年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流动颇为频繁。应该说,人才流动有着其积极的一面,对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活力,但同时,也要高度警惕人员的经常性变动对工作执行连贯性、稳定性、系统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副中心建设现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自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以来,民进普陀区委连续多年跟踪对接副中心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建设特点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副中心管委会的重视。
  针对当前问题,在多次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认识,适时调整,努力提升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应有地位。 建议重新认识副中心建设的形势背景,调整优化功能定位,把握三大原则:一是优化规划,调整发展。即根据新形势及任务,适时调整结构,优化建设规划;二是错位竞争,联动开发。即把握自身特点,注重与本区“一河四区”建设的协调推进;三是融入对接,提升空间。即主动融入上海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加强与虹桥商务区、浦东自贸区等对接,提升发展空间。攻坚克难,扫除障碍,有效保证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应有进度。建议通过完善动迁补偿机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土地问题,千方百计地早日动迁铜川路市场,为副中心建设塑造极其必要的开发环境;建议加大项目开发的资金筹集力度,探索通过建立产业投资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市和区专项发展资金等多种渠道,为一批重点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确保副中心“早日建成、早见功能、早出效益”。
  2、集聚人才,稳定队伍,积极夯实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应有保障。建议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有针对性地把副中心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到项目的第一线,在实践中促进项目建设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双向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相对固化的人才队伍,保证管理思路的连贯性,保障工作持续高效地运行。改善人才服务环境。如运用副中心“政府项目”的政策优势,在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方面创设合理的激励机制等。
 3、建议真如副中心建设要继续加强人文真如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副中心的文化服务体验功能。尽快引进和推进重大引领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项目落地,传承真如古镇历史文脉,积累多元文化发展势能,努力把副中心打造成上海的西北文化高地。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是多年来普陀人民翘首以待的重大建设项目,我们民进普陀区委将会继续高度关注其建设开发进程,不断促进其更快更优发展。
 
 
点评:
从选题看: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经7年。随着上海新的经济建设热点的兴起和“桃浦智慧城”建设的规划,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被冷落或“边缘化”的倾向。为“急政府所急”,提案人以此提案发出呼吁,期望督促政府进一步做好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工作。“肝胆相照”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从内容和结构看:提案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开头寥寥数语介绍背景,主体是“3个问题+3条建议”,问题与建议一一对应,对症下药,内容和结构十分简洁明快。
精点: 运用提案来督促政府做好工作,防止出现政府工作的偏差,这是提案的一大功能——民主监督。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