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以(上海)创新园金字招牌做好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
日期:2022-02-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科技科协界别
一、背景情况:
1、领导关怀。2021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提及中以(上海)创新园为中以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2、重要节点。2022年恰逢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三十周年(1月24日),桃浦智创城转型十周年(10月17日),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三周年(12月5日)。
二、建设情况:
1、中以(上海)创新园。在科技部、以色列创新署、市相关委办局、以色列驻沪总领馆、全区上下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园2年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一期英雄天地全部投入使用,集聚了60余家创新企业和项目,两家头部企业完成A轮融资,落地200多项知识产权,成为上海首批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普陀区两块金字招牌之一。
2、桃浦智创城。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已全面完成4427.8亩土地收储,中央绿地北三块、托马斯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武威路地道等在内一批市政道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并部分竣工投入使用,以临港集团智创TOP产城综合体项目为代表的100多万平方米商办项目正在建设中并陆续竣工,包括东方雨虹、睿创微纳在内的一批企业总部落户。
三、面临问题:
1、单凭“中以合作”难以做大做强。以色列创新技术的确一流,但毕竟只是一个900万人口的小国,其技术主要以初创和转让为主,缺乏产业化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如果桃浦地区只做“中以”,将后继发力。
2、桃浦智创城建设速度亟待加快。桃浦转型发展马上就要第十个年头了,前几年一直以动迁为主,亮点项目除了中央绿地、托马斯学校、智创TOP605地块等外,桃浦智创城核心区还有大量的土地未出让,许多规划中的市政道路未建设,地区形象的转变还缺乏亮点。除了东方雨虹之外,也没有很给力的企业总部落户。
3、中以(上海)创新园还缺乏标志性项目。虽然中以(上海)创新园已经集聚了60多个项目和公司,但除了螳螂慧视外,缺乏其他高科技、有亮点的项目支撑。
4、园区建设还需加强投入。中以(上海)创新园作为我区承担“国家战略、上海使命”的重要园区,桃浦智创城作为我市老工业区转型的示范典型,在政策、财力、人力等投入还存在不足,比如,目前中以创新园主要靠桃浦智创城公司自有资金投入,已经捉襟见肘;目前中以创新园的管理团队只有4个人,明显不足;桃浦智创城建设还大量缺乏具有国际园区管理、国际技术转移、一流规划建设等经验的高端人才队伍等等。
四、解决建议
1、中以(上海)创新园只是桃浦打造国际创新城的首发项目。明确认识到“中以”创新的局限性,现阶段中以(上海)创新园的发展一定要与桃浦智创城的发展“二位一体”,以“中以”为首发项目、广告项目、明星项目,高举牌子,积极对接其他国际项目,抓紧做好桃浦智创城/国际创新城的建设。
2、进一步加快桃浦智创城的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桃浦智创城核心区要基本建成。具体现为:城区载体形象加快显现,智创TOP等一批商办、研发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宜居宜业服务体系明显改善,医院、养老院、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管理体系加快成熟,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创新引领体系更具影响力,以中以(上海)创新园为代表的创新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互联网信息为亮点的产业总部基本形成。
3、加快中以(上海)创新园标志性项目建设。要把握机遇,组织一系列活动,不局限于以色列,引进、建设或启动建设若干个具有显示度、影响力的项目为园区添彩。比如,加快建设国际数字安全与生态运营中心项目的建设,加快中以创新加速孵化器二期项目的建设。
4、进一步加快对中以(上海)创新园/桃浦智创城建设的投入。集全区之力打造中以(上海)创新园和桃浦智创城,向市级部门争取政策扶持园区建设:
①政府层面:要加大对园区建设资金、运营资金和政策投入,建议区政府在智能部门设立中以园的专项资金,用作园区建设、运营和政策兑现;建议中以园要抓紧制定有别于区一般性政策的鼓励创新研发专项政策,在区里先行先试。
②市场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灵活体制机制,要加大基金的投入,用好现有的中以天使基金,加快成立中以产业基金和其他引导基金,进一步做大做强基金导入、资本招商工作,鼓励园区和企业、孵化器进行联合研发。
③人才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打破传统国有企业的固有思维限制,与时俱进,针对中以(上海)创新园、桃浦智创城建设新阶段,不拘一格降人才,进行试点改革,抓紧成立一支适合国际创新城发展的,懂建设、懂国际园区管理、懂国际技术转移、懂投资、懂招商引资的复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