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真如城市副中心是普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重心。当前真如副中心形态开发与建设已初步完成,但在高品质产业集聚、地域功能开发、区域品牌价值实现等方面还有差距。在此背景下,农工党普陀区委接续去年民主监督工作,对真如副中心的产业集聚和区域功能塑造进行民主监督和追踪调查。
一是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稳步发展,区级产业税收完成情况良好。2023年1-9月,累计引进项目752个。完成区级税收19.54亿元,同比上升56.81%;
二是十亿百千万重点项目快速发展,在谈在办与落地项目前景向好。今年已完成亿元级项目2个,千万元级项目26个
三是载体空间持续扩容、结构不断优化。中海项目、海纳工程院、高尚领域等即将建成投运。四是勇于创新突破,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工作专班机制、楼宇服务专员定期联络服务机制、辖区营商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区域协调与联动机制助推产业集聚与区域功能塑造。
二、现存问题
一是企业产税能力还不够强,产业功能亟待提升。目前真如副中心楼宇集聚的企业小而杂,多为注册型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不够高。同时,高尚领域、中海真如境等高品质办公楼宇投入使用时序接近,存在同质化竞争。在全市商务楼宇过剩的前提下,真如副中心招商压力大,较难对入驻企业进行筛选,从而影响产业培育及产业规划,将对未来区域产业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掣肘。此外,区属真如副中心公司在本区域内自持物业占比不高,对产业调整的掌控力度较弱,不利于产业培育和功能提升。
二是区域核心功能不突出,人气商气凝聚和区域形象重建迫在眉睫。一方面上海西站是真如成为连通长三角地区重要枢纽节点的重要条件,但目前上海西站的交通枢纽功能不明显,难以成为真如副中心增强区域集聚和辐射力、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真如副中心的新发展空间基本依赖传统专业市场拆迁新建,区域内诸多历史因素导致的“老旧、无序、杂乱、分割”的区域印象对当前真如副中心人气商气凝聚和区域品牌建立仍有重大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聚焦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生态,创新招商招租机制
一是根据我区四大重点产业和真如产业功能定位,大力引进更多符合副中心战略定位、引领未来发展的重量级项目、头部企业等,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和细分赛道上的“隐形冠军”,形成产业集聚与集群优势,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三是着力改善产业生态,强化招商引资与产业规划的联动,抓住大体量高品质商务楼宇竣工投用的契机,不断优化和完善产业生态,构建“乔灌草”有机共生的产业格局。
2、聚焦核心商圈协同联动,打造真如高品质发展共同体
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规划调整和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联动,全力构筑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另一方面引领和推动区域内各大商业和楼宇综合体错位经营和有序竞争,共同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汇聚人气与商气,推动真如副中心区域形象和品牌价值提升。
3、聚焦“真‧靠谱”精神内涵深化,增强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着力提升城区环境与品质,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对道路、街区的整体性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区域连通度、体验感和城市形象;二是着力整合用好各类招商政策、资源和平台,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着力推动“真‧靠谱”精神内涵的深化和升级,持续跟进已落地项目的经营情况,深入排摸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急难愁盼”,破解短板问题,帮助企业“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