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范文十六: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研发工作步伐的建议

日期:2014-12-09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关于加快儿童用药研发工作步伐的建议
 
    近日,停招了13年的儿科专业医生今年将重启招生,上海初步确定的30名招生数也已列入计划,儿科临床的“缺医”问题有望得到缓解。但“少药”仍将成为阻碍儿童健康成长的拦路虎,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儿童用药研发工作开展。
    一、我国儿童药现状和问题
    1、全国人口13.4亿,儿童人口2.4亿,占比约18%。现有常规药品种类3500多种,而儿童用药种类不到60种,不足2%;在常规药品种类中有九成没有儿童剂型,比例之悬殊,足见问题之严重,已到了非引起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地步。
    2、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如2011年5月以来,国家食药监局出于安全性考虑,先后缩小了儿童解热主导药物“尼美舒利”“优卡丹”“好娃娃”等药品的限定使用人群。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儿童用药仍有继续扩大缺口的趋势。 
    3、出于儿童用药缺口存在的无奈,用药不当的现状日趋严重,儿科已成为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抗生素使用量是国外的2-8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影响儿童终生。
    4、由于儿童患病种类有向成人方向发展的趋势,加之专门针对儿童特殊生理条件剂型的新药迟迟不能到位,很多情况下,临床只能采取将成人用药“儿童减半”的办法,将患孩当做减小版的成人来治疗,结果造成儿童因服药引发的不良反应近成人的2倍。
    5、由于儿童专用药品的短缺,加快了儿童用药进入“忽视配药禁忌”、“服用成人药”、“凭感觉用药”的三大误区,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6、在“成本贵”、“投入大”、“风险高”的影响下,药企对挥发儿童用药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市场无货可供的被动局面。
    二、对策和建议:
    一是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推动和鼓励药企在儿童用药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借鉴欧美等国做法,如美国在《食品药品现代管理法》中用经济政策给予儿科用药6个月的市场保护期,对涉及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品给予50%税收优惠等措施。
    二是设立专项儿童用药研发基金,破解儿童药品临床试验阻碍新药研发的瓶颈。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植现有的38家涉及70多个专业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促使研发成果转变为药品投入市场。
    三是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鼓励药企利用现有药物资源,通过对成分或者配料工艺等改变,使之成为针对儿童疗效和安全性的儿童用药,并给予市场独占期或延长期的保护,对优秀儿童药企给予税收和资金上的倾斜。
    四是为药企在儿童药物注册、审评、审批环节上提供技术指导,建立一条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护植、市场上倾斜,成果上保护的绿色通道。(该信息被市政协办公厅录用。并转送市有关部门)
 
    点评:儿童就医面临着“缺医”和“少药”的两块短板。如今,“缺医”问题有望得到缓解,但“少药”现象仍很严重。文章用数据和临床实践陈述现状,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有助于政府部门正视问题,完善政策。但“现状和问题”部分稍显混乱,若能作进一步梳理和归纳则更佳。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