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和谐追求快乐推动民族教育发展——访区政协委员、区回民小学副校长马琦

日期:2012-01-09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实习记者  任莹莹)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如何寻找民族特色教育的突破口?如何使少数民族的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如何让各民族学生从小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普陀区回民小学副校长马琦,倾听她娓娓道来。马校长平和、亲切、谦逊的态度让记者仿佛重回学生时代,心中平添了几分敬意。 

  普陀区回民小学历史悠久,作为上海市少数民族精神教育试点校,学校十分重视民族教育。“加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十分重要”,马校长说,“有认识才会有认同感,有了认同感才会热爱自己的民族,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基于这个理念,学校常组织民族知识讲座,并有意识地将民族教育渗透进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中;更可贵的是,学校重视在快乐的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说到这个,马校长一脸自豪,“我们有民族游戏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玩耍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认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进取的精神,各民族的孩子们一起游戏,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和谐的音符。”

谈到未来,马校长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由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上民族学生的入学需求。她真切地希望在入学高峰到来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来到回民小学接受教育,感受快乐,成为和谐、团结的一家人。

                 (刊于《新普陀报》201217日第三版)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