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普陀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
日期:2022-02-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九三
营商环境是竞争力、生产力;是推动普陀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两区”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如今,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势引擎,良好的区域数字化环境将全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行状态,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经营氛围和更透明的经营空间。
普陀区作为全市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城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质量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已成为普陀新阶段的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依托。针对普陀区数字化环境的特点,综合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课题组探索性地搭建了由“数字化思维、数字化硬环境、数字化软环境”组成的“数字化环境”模型,并对照模型,梳理分析了普陀区当前数字化环境所面临的主要短板。
一、普陀区数字化环境制约营商环境提升的三个短板
(一)以园区楼宇为代表的“数字化硬环境”基础薄
园区楼宇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具备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需求资源,数字化将极大地提高园区楼宇的运营管理效率。
目前普陀区内各类园区楼宇受地域局限布局分散,集中度不够、标识度不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楼宇的数字化转型。在园区层面,由于缺乏站在全区高度开展统筹调度的管理机构,各园区之间缺少联动机制,信息不对称,产业定位重合,缺乏互补,竞争大于合作,造成资源内耗;而园区内部又存在各企业之间的链接不紧密、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度低的现象,难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在楼宇层面,区内相当一部分的商务楼宇能级不高,辐射作用和带动力有限,尤其是商住型楼宇入驻成分复杂、经济效益低下,缺乏有效的数字化配套设施及管理手段,影响区域楼宇经济生态。
(二)以应用场景为代表的“数字化软环境”待提升
通过各个部门的努力,“一网通办”等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政府服务场景应用的建设已取得积极成绩,但在流程优化、服务品质等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1、线上线下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一,线上线下办理同一事项存在对提交材料不一致问题;其二,线上线下还存在办事指南不清楚、操作细则不清晰等问题,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办事指南。其三,线上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办理业务,线下缺乏相应的应对处置机制,常常会遇到无处可问、有问无答的尴尬。
2、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涉企审批仍存在复杂的业务流程和提交材料多等突出问题;数据的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等领域的相关标准尚未建立健全,不同部门单位间系统的融合度较低,数据统计口径、统计逻辑、数据标签的统一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和汇总管理效率较低。再加上主观存在对数据安全的顾虑,因此普遍存在数据壁垒和数据鸿沟,数据“跑不起来”,企业服务数据不能形成有效汇集和高效管理。
(三)以管理部门为代表的“数字化思维”未形成
数字化转型作为全新的课题,对于大多数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尚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因此不少部门对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迷茫、观望或被动接受的情况。虽已建成了数据库,但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自己所在单位到底有哪些数据、如何应用,缺乏对数据资产的开发。分析原因,其一,干部员工尤其是中基层人员对于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不了解;对为什么要开展数字化转型缺乏必要的主观认识,不积极;即使尝试数字化转型,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采集手段和方法,常常只是形式上将纸质材料转化为电子版,不会做。
二、提升普陀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短板问题,我们将“数字化环境模型”进一步细化,形成了“数字化环境竞争力”模型,同时形成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夯实数字化硬环境基础
1、加快布局智慧楼宇新型综合网络体系。对全区商务楼宇综合网络现状进行梳理,加快部署全光网接入、楼宇CT云等楼宇数字化设施;在楼宇中配置采集和服务终端,将企业需求与政府服务精准对接,延伸政府部门的服务半径;建立楼宇信息共享、环境共治系统,打通物业业主、入驻企业、物业服务公司、政府之间的信息通道,促进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高效运转。
2、完善顶层设计,统筹配置各类园区资源。依据区内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数字化终端布局,依托数字化平台将分布在区内各处园区紧密结合形成产业链,实现传递信息、汇总数据和洽谈合作,增强园区内企业及各园区之间的链接能力。
(二)大力提升数字化软环境品质
3、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系统重构部门内部操作流程和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事流程,围绕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由过去以部门为中心向“整体政府”转变。
4、推动线上线下集成融合。统一线上线下服务标准、办事指南及各类填报要求,实施格式化、程序化的办事服务,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友好度;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打破过去各部门窗口“一门”办事模式,实施企业办事“一窗”模式;建立健全线下协同快速处置机制,通过开设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热线等方式,让线上有速度,线下有温度。
5、不断拓展数字化服务能级。聚焦企业高频事项,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普陀区特色服务——“AI+店小二”,破解企业服务场景里的难点、堵点、痛点,构建“政策通”等针对性营商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资金申报等精准化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依申请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三)强化管理部门的数字化思维
6、加强数字化主题的培训学习。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相关知识的学习,利用区委党校等资源优势,组织各类数字化专题学习讲座,厘清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问题。尤其注重对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数字技能与数据思维线上线下培训课程,提升工作与服务效率。
7、探索数字化工作的考核机制。由相关部门牵头,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运作中的权责关系,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提升工作人员感受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度,推动实现业务协同开展的新型政府数字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