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宁创新共同体的
高质量发展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民盟界别
近年来,普陀区主动参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局,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划武宁创新共同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武宁创新共同体内的各个主体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等方面融合发力,主动融入并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武宁创新共同体成立于2023年4月,共同体吸纳了武宁路沿线的华东师大、同济大学2所985高校,部属、市属16家科研院所,以及近百家各类研发机构、金融平台和近千家科技企业,推动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力打造科创党建的示范地、科创企业的首选地和科创人才的新高地。
一、在政策及基础方面
一是夯实了顶层设计。制订并发布了武宁创新共同体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框架,建立了共同体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成立了由组织部、宣传部、区发改委等10家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推进重点项目,推动共同体成员单位内外联动合作。
二是汇聚了多方资源。统筹了武宁路沿线的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金融平台和龙头企业外等众多实体单位,创建了“百大平台”联盟、科创集市、人才实践基地、专家顾问团、青年建功联盟等大批载体资源。
三是打造了产业生态。出台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生命健康、科技金融、集成电路等产业专项政策;举办全球人工智能峰会普陀分会场、普陀科技节、长三角创新挑战赛等活动,召开首届新能源电器行业创新发展论坛、长三角应急博览会同期化工专题报告、 AutoCS2023智能汽车信息安全大会等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
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发展特色还需进一步突显。武宁创新共同体内部的各类主体众多,相关产业叠加,研发平台众多,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兼顾地谋划好特色品牌和特色产业。在实施主体、开放协同、资本赋能等举措过程中,突出共同体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方面的特色,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动能,推动武宁创新共同体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功能显现。
二是成员合作还需进一步紧密。共同体内拥有大批高校、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金融平台和科技企业,还需要创新形式,建立机制,激励市场主体开展紧密的合作联动,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升成员间的共享协同能力,推动科研成果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实现落地转化和技术授权转让。
三是服务能级还需进一步增强。以“人靠谱、事办妥”的普陀服务品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动,支持成员单位承办“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创新峰会、专业沙龙、产业论坛、行业展会、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活动,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组团式服务,全方位提升创新服务能级。
四是与长三角各平台的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武宁创新共同体在推动普陀四大产业发展中,需要在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与长三角各产业带中活跃度高、资源丰富的平台加强合作,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和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
五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突显。武宁创新共同体集聚了众多大院大所等平台机构,可以汇聚众智为普陀构建未来产业出谋划策,为普陀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等方面作贡献。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凝聚力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武宁创新共同体以“国之大者”为己任,主动承担攻克“卡脖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体现发展特色,由区属国企或产业基金牵头联合长三角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把创新要素协同,高效配置科技资源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争取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二是汇聚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把科创主攻方向与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成员单位间形成合力,创新成果在长三角一体化地区进行转移转化,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发挥好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及几个头部知识产权平台的功能,促进科技成果在长三角区域自由高效流通,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重点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普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底气和勇气,四大产业的经济贡献持续提升,税收占比超40%。武宁创新共同体区域内各园区、楼宇都在发展四大产业,建议共同体重点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辐射的能级,侧重于科技金融研发服务产业,通过产业的整体规划、税收政策、房租优惠、园区政策、楼宇政策等措施推进其实现集群式发展道路。实现科技金融研发服务产业集群作为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提升经济密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是优化市场要素营造创新生态体系。科技领域的竞争制胜主要依靠科技人才、科研生态、金融资本、政策环境与“卡脖子”技术等。武宁创新共同体要以高效的市场化配置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与长三角众多市场主体合力开展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把活跃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作为重要抓手。
五是瞄准未来产业突破资源赋能。普陀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期,需要利用好市委市府主要决策层对连接G42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的机遇,我们需要抓住时机实现跨越式蝶变,以武宁创新共同体科技金融产业的高质量来支撑起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后,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普陀未来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关键点。近期,我区瞄准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出具了《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前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普陀在智能制造、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领域有相关的产业基础、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
并有望实现创新突破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