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城市生态问题 创造美好绿色家园 ——访区政协常委、致公党区委主委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戴雪荣 (记者 王心田)“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与长风生态商务区相适应的,与普陀乃至整个上海相适应的,更加开放的、大气的和功能尽情发挥的长风公园,使之成为未来引领都市大众文化的高地。提出以交通为先导整治长风公园也是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考虑。”这是区政协常委、致公党区委主委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戴雪荣在《引领大众文化发展,推动长风公园配套改造建设》中的观点。 在此之前,戴雪荣曾就上海市民密切关注的苏州河清淤治理问题,致信上海市政府,建议有关方面在清淤后用干净的土垫高因地面沉降造成的河床沉降部分空间,使来自上游的新泥沙不再淤积在河道内。该建议后被转至市水务局加以落实。 戴雪荣连续三届担任区政协委员,他表示很乐意将自己的学术专长融入到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中。他认为,目前民主党派借助“区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在高校工作的民主党派成员能发挥专业所长,更好地为本地区服务。他提出未来有必要通过建立“联动、互动和驱动”机制,推动“区校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飞速发展进程中,如何让高强度人类活动尽可能少地对城市地貌产生负面影响,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地理研究人员,戴雪荣深感有责任用自己的知识背景,为这个城市的管理者提出相关建议。尽管本职工作繁忙,他还是挤出大量时间开展参政议政调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想用自己的学术专长多为社会的发展作一些贡献。”这就是戴雪荣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来源:2013年1月16日《新普陀报》A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