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一)
2月10日上午,区政协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区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决算草案报告。下午,委员和列席人员分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区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对普陀新一年发展充满希望和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实事求是
柴晓苗委员说,上午听了两个报告,有两点感受:一是报告内容具体实在,文风朴实。对2008年工作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用了大量数字和实例,很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实效。经济工作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财政总收入能超过100亿元,非常不容易;其他社会事业、民生就业等工作也能同步协调推进。二是报告剖析问题实事求是,剖析政府自身问题严肃深刻,反映了政府对自身要求很高。同时在2009年工作中,针对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举措,关于政府自身建设的内容篇幅较多,让我们看到了政府良好的精神面貌,对政府完成工作很有信心。
抓住机遇加快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
梁立群委员说,苏州河是上海都市旅游的重要一环,开发苏州河是普陀的机遇,也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是系统工程,其概念、内涵、目标等基本特征已在循序渐进的实践中逐步清晰,并且在2008年有了实质性突破,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先进理念、规划的指导下,有机衔接,合力推进。面临世博会的历史机遇,工程建设在2009年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沿线绿化、灯光、亲水平台、文化场馆、城市雕塑、休闲娱乐设施等能否如期完成,设计的旅游线路能否带来人气,景点能否吸引眼球,这对于普陀区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历史性机遇,必须紧抓不放。建设能否成功,不仅是政府的事,也需要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全区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中小企业应坚定信心、抱团过冬
李世荣委员说,普陀区是民营经济大区,非公经济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大,政府工作报告对非公经济作了重点阐述。在特殊时期,市委统战部长杨晓渡定点联系普陀,不到半年时间,先后五次来普陀调研,关心中小企业。区四套班子成员率队分头联系、调研、走访中小企业,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区委、区政府多策并举,积极帮助、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政府职能部门梳理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有政策,并制订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八方面38条新举措。区里还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中心城区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这一系列工作是一种信号。中小企业更要坚定信心,抱团过冬,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积极扶持就业 促进社会和谐
尹庆荣委员说,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1、有针对性、持续地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2、加大政府创业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用于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投资基金,对创业者给予减免费用等政策优惠。3、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发挥政府补贴引导作用,通过“学习补贴”的方式鼓励青年大学生储备技能,为其就业或再就业创造积极条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朱伟琴委员说,2008年区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令人振奋,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也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专业服务业的引进力度,既有利于增加税收、改善区域环境,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层次。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服务业人才资源的引进,积极培育服务业专业人才。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刘毛伢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有八处提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共640多字,说明区政府对文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去年以来,区里对文化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投资近2亿元的区图书馆新馆已基本建成。高端商业文化设施也加快推进,如米高梅项目已动工建设,玉佛文化城开发规划已开始编制。社会投资文化事业势头良好,苏州河沿线已有十多个专题和行业博物馆建成或在建之中。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苏州河文化艺术节、新上海人歌手大赛等已成为市级重要文化品牌。建议今年继续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特别是对提升普陀文化品位和改善普陀人文环境的文化设施,更要加大推进力度。如,真如城市副中心文化用地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抓紧推进,力争上海西区艺术中心早日启动;米高梅项目争取在世博会前建成开放;玉佛文化城要争取立项。此外,苏州河沿线四个文化街区建设要抓紧推进,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动漫游戏软件等文化产业发展。
教育强区符合区情、反映民意
王浙东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在大会参阅材料中也多次提到教育资源优化的问题,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历来对教育的重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说明我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要建设教育强区,就要提升全区教育的综合实力,确定特色发展的方向,打造普陀的教育品牌。下一步还需要根据区域的特点、文化的优势、群众的需求,扶持一批特色发展项目,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一定会创出品牌。
配合园区开发建设真正的品牌学校
陈国强委员说,从教育大区转向教育强区建设是一个飞跃,是造福市民的一件大好事。从万里城区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办好小区中的教育是重要一环,要重视教育事业的配套。我区计划在长风生态商务区筹建华东师大四附中,但是把学校建起来容易,而要办成学生向往、家长期待、社会认可的真正品牌学校,却并非易事。华东师大能提供名牌,但要真正打造一个教育品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学校建设要和园区建设同步,学校的建设发展应是中长期的,甚至是周期性的,十年方能磨一剑。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拥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议可以组成工作小组广泛地听取、征求设计方案,从办品牌学校的要求出发进行论证。
希望加快零星旧里改造
华蕾委员说,近年来,我区有许多主要道路建成了景观道路,苏州河沿岸变成了亲水平台,很多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居民们感觉现在的普陀区变得更现代化、更美丽了。但是,还有一些零星旧里需要改造。如小俞家弄、光复里、永定新村等,大多属于棚户简屋,违章建筑紧密相连,而且人员混杂,治安、卫生状况很差,存在较大火灾隐患,需要尽快改造。希望区政府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吸纳投资商的参与,尽快对这些零星旧里加以改造。
建设回民小学是民族工作的一大亮点
李巍委员说,政府报告中用了很多数据,体现了2008年工作的成效,报告中两次提到“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提出了积极推进公建配套教育项目建设,让少数民族同胞深受感动。历年来,回民小学的持续发展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事项,区领导多次视察调研了回民小学,并列为校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希望今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造一流的回民小学新校舍。这是为少数民族下一代谋福利的实事工程,它将成为展示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的一个窗口,也是我区民族工作的一个亮点。
建议建造苏州河书法艺术园林碑廊
陈小康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以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区域文化”,为此建议:政府在规划建设苏州河沿岸景观时,是否可以考虑渗透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书法艺术元素。在梦清园、长风生态商务区等建造苏州河书法艺术园林碑廊,将我区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组织起来,把《苏州河咏怀》诗集中有代表性的诗歌、佳句、散文等用书法的形式镌刻成碑,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提升我区文化长廊的整体文化内涵,真正体现我区苏州河段独特的水岸文化,将来也可以成为上海市旅游的亮点。
着力提升区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郑有慧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2008年的工作扎实有效,2009年的目标清晰明确,充分认清了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强化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针对我区文化类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文化项目建设目标。如,苏州河文化长廊、动漫艺术馆、玉佛文化城项目规划建设等,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紧迫性。
希望加大对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支持力度
嵇启春委员说,展望2009年,任务非常艰巨。普陀拿什么贡献给世博。目前经济发展、城市面貌上的差距较大,城市景观亮点也不是很多。从当前长风生态商务区建设来看,公共投入加大,银行也很支持,目前开工的项目都在抓紧建设。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希望政协委员来视察、指导,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政策,同心协力推进相关工作,特别希望在市容整治、管理上加大力度。
正视困难 抓住机遇 坚定信心
张诚同志说,蔡区长的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客观实在,很有激情,有三点体会:一是在危机中要正视困难,在当前形势下,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困难反映在企业发展上,如,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反映在财政收入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递减;反映在招商引资上,如,企业洽谈进度明显放缓,楼宇空置率上升,引进资金量下降。二是在危机中要捕捉机遇,要提升发展能级,转危为机。三是在危机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有思路、有方法、有手段,坚定信心,沉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