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日期:2022-02-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委员们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 1月5日下午,出席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列席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区政府工作报告。1月6日上午,委员们分成10个小组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报告、区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大家踊跃发言,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区政府工作的同时,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第七组(科协、科技界别) 讨论情况 倪超、薛嘉琛委员建议:一是将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利用模式融入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二是在社区、园区开发更新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智慧赋能,导入节能低碳新技术,打造零碳经济新模式。三是进一步明确企业参与“双碳”的目标路径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郑波委员建议:一是要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知识产权高地。三是大力推动文旅、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讲好“苏河十八湾”的故事。 赵博华委员建议:一是加强产学研链条打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发挥“两张王牌”优势,带动产业升级,把新技术新思想变成新产品。三是积极组织学术论坛、峰会等活动,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李瑞委员建议:一是及时关注和帮助科技型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持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二是在加大生命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细分行业领域研究,强化政策指向性、精准性,更好引入高成长性企业。 许惊鸿委员建议:由政府牵头,统筹规划,加快解决卡脖子交通问题,打造立体交通网络,把“四宜”现代生活示范水岸打造为普陀名片、上海名片。 仇俊同志建议:深化“饿了么”国家试点工作,组建运行争议调解委员会,以“新职工伤害险”试点运行为契机,抓紧工作落地,为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陈耀光委员建议:围绕哪吒汽车项目落地,一是加快建立清华系产业落地应用平台,结合产业投资进行深度布局;二是用好360集团的行业优势,围绕医疗、养老等领域深化场景拓展应用。 吴海生委员建议:推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大胆拥抱新兴产业,采取更多非常规举措吸引企业。同时采取“监管沙盒”等试验,围绕元宇宙等前沿产业率先出台政策,抢占发展制高点。 李小军委员建议:加强对武宁路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协调管理,最大限度减小对周边交通和民众的影响。 杜焱委员说,报告提出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议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聚集,推动科研院所技术溢出、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整体提升。 韩迎梅委员说,要正视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产业集约度和载体产业能级不足;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依然缺乏;科研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 顾远洋、李丹妮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区政府以实干实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决心和“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深刻内涵。“十四五”将是国家重点任务攻坚、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五年,要在普陀深厚的科创土壤中健康成长、多做贡献。 黄凯涛委员建议:建立四大重点产业相关企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服务平台,更好促进产业推动、企业帮扶和政策落地。同时加快招商引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能级,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徐颖委员建议:一是抓住实施“双碳”的战略契机,在重点区域开展数字碳汇能力监测,提高碳汇能力,夯实降碳基础。二是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和数字底座建设,全面提升“一网统管”水平。 陈栋梁委员建议:一是加快武宁路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周边居民出行难问题。二是全区城市建设规划工作遵循“保底原则”,确保道路工程规划五年内不再重新施工。 孙万国、强浩委员建议:在完善招商工作、做好新入企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存量企业的安商稳商工作。注重“放水养鱼、藏富于民”,通过“创新+专业”的举措,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品质。 郑荣全同志建议:一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关注工地施工管理,建立竣工后评估机制。二是完善引才留才各类机制,提升和优化各类配套政策。 宗延平委员建议:不仅要打造好苏河水岸生活空间和文化符号,还应用好水岸宝贵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商业品牌,推动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王中云委员建议:加大对四大重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耐心培育中小企业,全力引进大企业,扶持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登陆科创板。 梁志诚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催人奋进、务实详尽,在疫情防控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区级财政收入站上“千亿台阶”来之不易。要积极参与城区数字化转型进程,共同打造“数智普陀”。 黄宗良同志建议:一是围绕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清晰产业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产业集聚。二是积极发挥相关企业引领作用,探索城市数字空间。 黄青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疾病预防体系和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年轻人的预防提醒,更好为他们构筑健康屏障。 倪晓芳、龚南杰委员建议:加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工作的篇幅,同时政府要带头重视并做好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用好人才红利,在为人才提供吃住行等生活服务上提出更具吸引力、更加全面的普陀方案。 马栋委员建议:一是用好上海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加大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力度,加快高知名度企业集聚力度。二是进一步细化真如副中心和桃浦智创城未来发展规划。 李颖委员建议:办好“科普驿站”、“科学咖啡馆”、“家门口科学社”等项目,推进科普知识进片区、进园区、进楼宇,更好满足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实现科普服务“零距离”。 徐慧奋、杜沁源委员说,普陀在数字化转型上先人一步,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企业在普陀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一网通办”、“一窗通”等广泛运用,“数智普陀”让人充满期待。招商引资力度空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精准服务。 峰山委员建议:进一步明晰“健康普陀365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积极引导更多区域内外的大健康领域企业参与。 魏仁杰委员说,苏州河岸线贯通后,周边环境品质有了很大提升,文化艺术节和龙舟邀请赛等文化生活十分丰富,让人印象深刻。 林涛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3+5+X”产业政策体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借助数字化转型契机,更好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