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三)
成绩来之不易 挑战依然严峻
谢筠委员说,2009年成绩来之不易,“四个确保”取得可喜成绩,经济发展止跌回升,迎世博文明指数测评从末位跃到中游水平,旧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有突破性进展。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有了新进展。2010年挑战和困难依然严峻。不能被去年下半年增长的表象所蒙蔽与陶醉,要看到增长背后的基础仍较薄弱,增长的后续动力不足。因此,要集中全区力量和智慧,攻坚克难保世博、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重民生、保稳定。
关于发展科技产业的问题与建议
刘义海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产业布局作了肯定。今年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区有四大科技园区,2010年将再建四个。目前存在问题:一是产业发展定位还不够明晰;二是科技产业集聚优势不明显;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强。建议:1、要重点推进八个园区的建设。在管理体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园区的政策要进一步明确,鼓励企业做大做强。2、要加强科技楼宇的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产业集聚,优化产业能级。3、要推进和完善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鼓励企业攻关国家、市的有关项目。
建议重视人才的引进
周朝华委员说,普陀区要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没有人才我们就无法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对于专业的人才没有奖励的方法,但去年和今年的工作报告对这方面都没有深入的思考,我区的两个中心发展缺少这些方面的专业人员的支撑。不能在发展后再思考,人才的引进要超前考虑,要有战略性的思考。
政府工作亮点多、定位准、目标明
韩先锋委员说,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看:一是体现普陀亮点多。荣获了多项全国性的荣誉称号。二是对年度工作的完成情况表述定性准确。用大量数据来例证,以理服人。三是今年的工作部署重点突出。通过抓重点工作推进全区工作。四是对存在问题不遮不掩。体现了政府敢于揭短,实事求是。
发展有成效 工作需改进
李煜委员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几点感受:1、近年来,普陀区涌现了一批全国性的知名人物、先进人物,这是区域的荣誉,也是区里各方面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2、迎世博文明指数测评从最后一名到后来较大提升,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不容易。但也要认真反思总结第一次落后的原因。3、楼宇经济发展总体比较好,有些地区发展得比较快,但也有些地区发展还比较缓慢,如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尚显滞后,需要加大力度,早见成效。4、在节能减排方面,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部分的内容,但感觉实质性的举措还不多,建议在推进几个重点地区建设、苏州河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要加入节能减排的指标,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5、希望在推进苏州河沿线的建设时,要考虑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要多做实事,对一些比较偏僻的角落,也要做好整治工作。
国有经济大有可为
唐建荣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有几点感想。一是我们快乐集团并到国资委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一个同属性的体现。各公司聚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会更好。二是报告有111个字是针对国资来说的,对我们国资系统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我觉得忙一年下来一定要有一定的成果,要保值增值。我们不单要对税收有贡献,也要从其他方面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三是对于“四资”联动,我觉得这是我区发展的关键。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林勇委员说,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有三点建议:一是发展要有长期规划、长远考虑。去年金融危机对区上半年发展影响很大,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内需增长、出口扩大,特别是房地产业回升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完成了保增长的任务。但从中可以看出,区经济发展潜在风险很大,主要是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现在区里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开始大力发展商贸业、楼宇经济,但是商贸业、楼宇经济的发展也有潜在风险,体量有限,而且各个区都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发展也有一个长期、可持续的问题,希望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二是要加快苏州河沿线治理和建设。苏州河沿线有一些里弄还存在“脏、乱、差”现象,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尽早出形象。三是要加强项目引进前期论证。有些项目在引进的前期缺乏论证、研究,对是否能成功,是否能促进区域发展、符合区域发展要求,能否做大做强,都缺乏总体考虑。之前有些项目的引进就是因为不够慎重,成了败笔。在引进项目上,可以尝试多元化的发展,比如加大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力度。
进一步打造好刘海粟美术馆分馆的品牌
陈小康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与市文广局合作将刘海粟美术馆展览分馆引入我区,实属不易。然而就目前开馆的情况来看,场地环境不大气,百姓知晓度亦不高。建议: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与知名媒体合作搞几个板块,从场地介绍到作品预览,使全区的老百姓都能了解我们普陀区有这么一个一流的市级展览分馆。二要加快刘海粟美术馆展览分馆楼上楼下“退租还文”工作步伐,给美术馆一个优雅闲静的艺术氛围。三是开馆时间要合理,展馆休息时间要错开,要参照市级美术馆模式,双休日要开放,给参观者带来便利。
整合资源确保增加就业岗位
许鸿蕨委员说,本区就业指标任务一年较一年难完成,建议区政府强化责任体系,分解考核指标,全区各委办局共同关心、共同努力,确保就业指标顺利完成。此外,招商部门、工商登记部门应加强与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系,在企业入驻之前就可以将市、区的就业优惠政策及时向企业做好宣传,在吸引企业入驻的同时,防止就业岗位流失。
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伍贤民同志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三方面感触: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经济面临严峻的形势,区政府克服重重困难,确保经济增长。二是经济产业的结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文化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已成为我区一个品牌项目。
建议加大联系走访企业的力度
计安平同志说,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和领导加大走访企业的力度。要关注现代服务业类企业,在做大做好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要培育中介、咨询、律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机构,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
教育投入“三增长”,但尚有距离
陈俭委员说,2009年是我区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政府仍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去年区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长5.13%,而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同比增长28.67%。教育经费“三增长”得到区财政的保证。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保障下,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区教育落后状况初步得以改变,公建配套、教育经费投入等有明显改善。希望区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按市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项目指标,教育经费投入应占财政总支出的16%,我区2007年是13%,2008年是13%,2009年是14.8%。
在改善民生中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宁国敏委员说,听了报告很受鼓舞。去年的目标、任务从完成角度看,定位是准确的,对策、措施是得力的。区政府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加大了力度,在促发展、保稳定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世博年要以“和谐”为主题,依法行政,避免新的矛盾产生。作为宗教界委员,要带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建议:报告中有的用词应更规范一些。
听政府工作报告,思政协发挥作用
何珍华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的影响下,我区适时调整结构,注重民生事业,经济平稳发展,顺利完成了预定目标。作为区政协,要在区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区的工作大局,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着力构建交流、交锋、交融的平台,发挥好各党派团体的重要作用和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政府工作机制需科学化和民主化
朱有松委员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的工作机制越来越显示出科学化;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政府工作机制越来越体现民主化。区政府结合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调研—论证—决策—执行—督察”的工作机制,保持了和中央的高度统一,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建议:在“论证”和“决策”之间,加上“听证”这个环节,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一宝贵资源,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听证,体现决策的民主化。“论证”主要是专家论证,是科学化的体现;“听证”要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与,是民主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