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依靠全体政协委员 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钱城乡委员说,我刚到政协工作,很高兴可以通过区政协这个平台与各位新老委员一起学习和交流。通过听取教育界委员们的讨论,我也感受到了各位教育界委员对区域教育发展等问题作出的深入而细致的思考。
孙荣乾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今后五年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2012年主要工作。五年工作回顾用了六个“进一步”,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楼宇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今后五年的工作确定了“五个着力”,进一步细化了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一河五区”等建设对区域发展作出了更加准确和清晰的定位。关于2012年的主要工作,报告提出了“八个积极”,强调全区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各项工作实绩全面落实“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目标,明确了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
政协是参政议政的大平台,我也希望教育界别的委员们能够多提意见和建议,共同支持区政协的各项工作,为区域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商贸科技区定位很准
许伟根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非常科学。普陀区的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商贸科技定位很准确,对我们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是个很好的契机,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电子商务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围绕商贸科技定位 加强“两个提升”
张根林委员说,报告提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这一目标,立意深远。对于银行而言,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网点的覆盖、服务的区域、产品的推出等等,都要围绕商贸科技的定位,加强“两个提升”:一是要针对相关市场,实现服务覆盖面的提升。二是要实现科技含量的提升。关于今后发展,有三个建议:一是要发挥银行在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的政策支撑,推动银行和企业的对接联动。二是要加强政、企、银联系。如为技术含量高、资产规模小的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大研究力度。三是政府要继续转变观念。除了区政府自身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扶持力度之外,要积极向上级政府要政策、要资源,为区域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大的支持。
做强长寿商业商务区商务功能
朱捷委员说,长寿目前定位为商业商务区,但从目前情况及未来的主要工作重点来看,存在着“重商业、轻商务”的现象,标志性商务建筑及功能性项目比较欠缺,布局相对零散,集聚性不足。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做强商务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商业商务中心。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指标数据的建议
周朝华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提几条建议:一是报告中诸多指标与人口、面积等情况密切相关,建议将普陀区基本区情介绍,如:面积、人口等,作为附件或者参考资料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体现在普陀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下,区政府目前的工作成果来之不易。二是一些民生工作指标表述不仅要看投入总量,更要看投入结构和效益。例如,教育投入等若干民生指标,需要和基础数据(学生人数)等相联系,对比起来看。再如,就业投入等指标,不仅要描述增幅,还要写清楚用途和成效,这样更能体现政府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用。三是在信息公开方面,不仅要将投入数据公开,更要补充后续效果方面的内容。建议可发布《公共设施投入建设使用白皮书》,向我区广大市民公示资金投入、使用和后期效果。
加快产业集聚 推动人才培训
卢革新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务实和全面。提两点建议:一是普陀区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依据区位条件,形成明确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板块,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二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但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报告体现了三个特点
吴燕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立意深远,勾勒了普陀未来发展的蓝图。一是内容实。报告反映了普陀在过去五年发展的成绩,不仅有总量上的,还有结构和质量上的。同时,报告还针对下一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二是目标高。各项指标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是作风稳。报告多次提及加强自身作风建设问题。
报告体现了务实的精神
赵永生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务实的精神和稳健的风格。一是通过列举大量的项目,使得今年的工作设想更加务实。二是聚焦“一河五区”,明确开发层次,体现了稳步推进的工作安排。
财政预决算报告有三个特点
潘黎委员说,今年的财政预决算报告很有特色。一是公开的内容详实,便于接受公众的监督,真正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理念。二是抓住重点、热点,在加强民主投入的同时,注重强化对“三公经费”的监管。三是着眼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以项目支出为重点,加大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力度,公开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建议财政局进一步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为我区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发挥国资引领作用 期待“物流”软着陆
范小虎委员说,关于在区域发展中,国资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首先,要围绕“一河五区”的定位,聚焦“一河”,建议由国资公司作为主体承担苏州河的开发和建设。其次,围绕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资可以从打造功能性平台、创立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等方面着手,或者利用长风金融港现有的私募基金资源,与区内企业实现对接,给予企业支持。“商贸科技”定位的提出符合我区区情和发展现状。但对于之前物流的定位,鉴于物流在我区还是有一定的基础,产业能级的提升载体仍需进一步细化,实现物流产业在我区发展的“软着陆”。
提升农产品集散中心能级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边伟委员说,我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水果、蔬菜、水产的集散中心,但能级较低,应重点考虑能级提升问题,将一些低端、落后的产能淘汰掉,打造指数功能、交易信息平台等有助于产业集聚提升的要素。此外,我区的养老负担较重,虽然政府投入逐年增大,但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借助外力提高我区养老保障水平。
建议给委员提供更多走访调研的机会
谢绍臣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我们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对各阶层的关注逐步加大。建议:给委员提供更多的走访、调研机会,使大家更加充分地了解区情。
从严治政 敢于担当 敢于负责
姜静勇委员说,对报告最后一段感触最深,从严治政、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最希望工作中得到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支持,尤其是在领导提出工作要求后,各方面能够真正落实,各级干部能够勇担责任,那么很多事情就能够迎刃而解。
报告体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王霞萍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通篇贯穿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个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客观务实。前五年工作回顾用了大量数据,有定量、定性分析,实事求是。总结不回避矛盾,分析透彻,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二是思路清晰。六个方面总结,八个方面未来工作,从科学发展高度把握发展战略,站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背景下谋划普陀发展,贯彻了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努力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目标要求,思路非常清晰。三是创新味浓。把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写进了报告,如把菜价等民生话题写进报告,体现了报告亲民的作风。许多工作,如推广使用菜价通信息检测系统、办好中远两湾城养老院、关爱空巢老人家庭,都贴近民生、创新味浓。建议加大工作力度,把报告提到的目标和举措落到实处。
咬定目标 团结努力 共创未来
马毓委员说,谈成绩,二十多项全国先进,涉及卫生、计生、社区建设、司法等方面工作,成绩斐然;讲问题,不护短、不回避、不推诿,尤其是城区市容环境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健全,民生改善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讲得很实在。昨天晚上认真研究了政府预算,我区2012年教育投入20亿,卫生投入15亿,政府花了很大的财政经费,但是百姓的期望还是很高的,我们还需下功夫。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陀区的干部是不错的,关键是工作合力、执行力问题。讲目标,蓝图清楚,操作性强。前几天走访杨浦区,感触很深,杨浦规划思路清晰、城区变化巨大、区域定位明确,让我们明显感到了差距。我们普陀人要有信心,再花十年迎头赶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少内耗;大家要依法规划、咬定目标,少折腾;大家要强化落实、真抓实干,少扯皮;大家要夯实基础、后来居上,少沉醉。我们有信心在新一届区委领导下咬定目标、团结努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紧扣时代主题 推动文化繁荣
钱晓莉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四性”:一是务实性。实在的数字,体现过去各条线取得的成效。二是创新性。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奋斗目标,为未来发展绘就了蓝图。“一河五区”、“三景三线”等提法,与原来的思路一脉相承,同时也体现了新的思考和创新。三是指导性。八个方面工作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找准了定位,措施可行。四是时代性。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社区建设和管理等都用了大量篇幅,紧紧扣住了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文化发展繁荣,结合曹杨实际,谈几点想法:一是注重精神力量的弘扬。事业靠人、人靠精神、精神靠党建。曹杨的红色背景要更加注重精神的建设,引领社区发展;二是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苏州河文化品牌打造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也要紧紧围绕这个特色继续打造品牌。曹杨街道也能够打造自己的品牌,与其他街道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三是注重典型人物的弘扬。我们把典型引领、典型弘扬作为街道重点工作之一,使典型人物更具先进性、时代性,引领更多的人为社区建设发挥力量。同时,我关注到财政预决算报告提到要设立文化发展的专项资金,通过这些资金的设立和支持,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
反腐倡廉工作为推进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吴明昇委员说,政府报告催人奋进,肯定成绩非常实在,指出问题直接、不回避。目标定位清晰,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要求。报告有“三个体现”:一是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体现区党代会要求,三是体现了普陀的定位。作为一名区内同志,更关注报告最后一点,“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数字不多,但内容丰富。2012年是前一阶段(2008-2012年)惩防体系建设的结束之年,我们要做好总结和谋划。最近,区委要求区纪委、监察局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建设工作,在惩治的基础上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通过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加强管理,制定配套教育和制约措施,促使每个干部认清自己岗位的职责,真正担负起责任。我们坚信,反腐倡廉工作必将为推进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
创建平安城区 打造良好环境
居长鸿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写得比较实,内容比较具体,五年工作不容易,经历了曲折,但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仍得到了可喜成绩,城区面貌上也得到了改观。从我个人说,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这五年来,普陀区创建平安城区成功,非常不易。从区域特点看,普陀位于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外来人员积聚,产业比较粗放,旧城比较多,动拆迁矛盾多,犯罪率比较高,维稳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五年里,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社区安全隐患问题,鼓励群众参与创建,落实实事项目来推进平安创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报告中提到的问题,我感触较深的一点是,我区城区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建议区政府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普陀腾飞要在人文、创意提升上下功夫
周旭东同志说,以前,普陀在创意文化和时尚产业发展方面偏弱,经过近年的发展建设,有了切实的变化,区内的技术含量与文化底蕴相比从前也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把小部分的变化转变为根本性的变化,把人文素质的提升作为最终目标。普陀的腾飞一是要靠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文、创意上的提升,只有这方面进一步的发展和崛起,普陀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区。
正视问题 振作精神 加快发展
包昌华同志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区比较,我们的差距很大。比如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这些指标几个区都超过我们。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上,他们手笔也比我们大。反思下来,我们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普陀工作多年,我区创新发展的后劲不强,这点感觉很明显。机关的动力和效率,与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效率息息相关,我们干部的工作精神状态有待于加强。部门步伐要整齐,而不是以部门利益为核心,这是讲到点子上去了。这些问题如果得到有效解决,就能带动我们区的各方面工作。今后五年工作,“一河五区”以苏州河为中心来发挥效应,这是符合中央文化大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的。应该向闸北区学习,发挥好自然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市政策的“东风”,把这篇文章做好。真如副中心的发展,合力还不强,效果还不很明显,需要突出重点,下决心加快速度建设,防止优势丢失被边缘化。2012年,经济建设方面要抓好,要集中精力发展,巩固薄弱环节,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锲而不舍地抓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