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三)
2月11日上午,参加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委员继续分组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副区长景莹、符祖鸣、高德彪深入小组听取意见、建议,解答委员提问,共同参与讨论。
深化政协监督职能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副区长景莹说,听了委员们的讨论,感受颇深,大家反映了许多社情民意,感觉很亲切。政府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第一,教育公建配套问题。教育公建配套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艰难推进,由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我区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居民年龄结构的逐步老龄化,导致了我区教育人口结构的变化,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老城区教育体量小,而新城区教育公建配套没有严格地执行,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我们要统一思想,通过各位政协委员的工作,使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更多的重视与支持。第二,社会事业资源问题。如何使社会事业资源相关经费得到保障,是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在坚决将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资源回归到自身事业用途中去的同时,希望政协多开展关于社会事业资源回归过程中投入缺口的调研,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社会事业资源切实为社会服务。第三,政府行政问题。政府行政工作中的行政管理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职能部门的行政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要通过包括政协委员监督在内的各种途径,促进行政工作更加全面、高效、到位。
增强信心 迎难而上
副区长符祖鸣说,新的一年,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举措更加务实。对普陀未来的发展,一是要增强信心,要看到近几年我们在基础性、功能性项目上的投入,将会对长远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新一年发展的困难和不可测因素可能更多,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积极应对;三是要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把委员们的宝贵意见、建议充分吸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更多地监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
千方百计保增长
副区长高德彪说,从政府来讲,2009年有“四个确保”,但首要任务是保经济增长。因为只有保经济增长,才能保民生、保和谐、保世博。面对当前极其严峻的形势,普陀区企业要在保经济增长中积极行动,发挥作用。希望广大企业家委员就保增长多提意见和建议,政府将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政策要力求简洁和有可操作性。2009年,为了保增长以及迎世博,将把“十一五”期间的许多项目提前上马,全市估计有2000亿投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普陀区的企业要积极思考如何与这些项目关联,加强企业间联手,力争在这些项目建设中多分一杯羹。当前普陀区“三联制度”已经建立,政府有关方面将积极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希望广大企业都能搭船走出普陀、走出上海、走向世界。尤其是有意到外省市和国外发展、扩张的企业,区有关部门将全力支持,通过政府去沟通,帮助企业走出去。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外省市驻普陀区办事机构多的优势,积极借用外部资源,服务普陀企业,确保经济增长。
政协要配合政府履行职能
柴晓苗委员说,政协要配合政府履行职能,如教育、卫生、市容整治、公建配套等问题,我们都将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献计献策,同心协力做好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支持政协工作。政协委员自身建设方面,委员们要保持高涨的热情,认真参与界别活动。专委会和界别组要围绕我区热点工作,积极探索调研,特别是要重点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09年六方面主要工作,通过各自的活动,关注与研究政府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专委会和界别组的作用,履行好政协的各项职能。
继续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王浙东委员说,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普陀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人才队伍的打造。长期以来,这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支撑了我区的骨干校长和教师的培养。希望区政府在打造教育人才高地上继续加大力度。如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制定人才引进的相关计划和相关制度,以确保引进真人才、好人才和合适人才,特别是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学业务尖子。
政府工作报告实实在在、可信可服
汤平委员说,总体感觉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特别是总结部分,用大量数据来阐述,令人信服。对2009年工作,报告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任务,令人鼓舞。提两点建议: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普陀区商务楼宇总量不少,但含金量不高。建议针对存在的原因,加大工作力度。二是迎世博工作方面。除了要加强条块结合以外,还要重点解决好地下设施管理问题和马路停车场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统筹协调、加强管理。
注重改善招商引资环境
李伏委员说,普陀区要围绕功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地区开发,如长风生态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等,突出引大、引强、引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对此提三点建议:一是注重投资的工作环境和交通环境,二是注重优惠政策的实施,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看成绩来之不易 迎挑战充满信心
朱春香委员说, 2008年普陀区的发展取得了难得的成绩。一是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非常严峻的形势下,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区级财政收入等均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二是在区域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转型时期,在聚焦重点的同时,各个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深入发展;三是在财力非常紧缺的艰难时刻,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能统筹各项工作,实属不易,由此也使我们应对2009年的挑战充满信心。
加强苏州河支流水岸文化建设
戴雪荣委员说,普陀区的河道很多,区政府围绕苏州河的水岸文化建设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苏州河的支流在我区保留了许多,在做好苏州河主干道水岸文化推进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支流水岸文化,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重视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
蒋玲玲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今年要“做好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和全面发展,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我区残疾人事业做得较好,但在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上还是一个空白。我区现有各类在册精神病患者约6019人,其中易肇事肇祸、危害社会治安的约占10%。因此,为了平安世博、平安普陀的建设,在我区设立社区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安保体系 加强平安建设
陈志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把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打防结合,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但目前学校、医院和宗教场所等周围防范措施还不够,希望在迎世博期间能够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预案制度建设及演练,完善安保工作体系,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政府越来越敢于正视问题
樊明章同志说,对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表示满意,特别是对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提到了“创新意识不够,少数人员责任感不强”等,表明了政府越来越敢于正视问题。但在今后的政府自身建设中,特别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怎样转变职能,机构改革如何推进,如何进一步理清关系,明确政企权责等问题,希望还能有更具体的措施。其次,在经济发展中,随着普陀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建议要进一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扩大存量企业生产规模,同时完善企业优胜劣汰的制度,淘汰一部分产能落后的企业。普陀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要全面提高现有企业的质量,向高产能、高技术、规模大的企业倾斜。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喜人局面
陈坚同志说,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普陀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一是财政税收与GDP增长幅度基本一致,改变了以往财政税收遥遥领先GDP发展速度的局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这种特征预示着普陀区今后发展将更具可持续性。二是行业结构优化数据良好,比如房地产结构得到优化,办公楼面积和住宅面积基本对半。过去住宅面积过大,成为居民导入区。虽然导入期间普陀区的经济增长快,但从长期看,不能产生持续税源。调整是痛苦的,接下来要继续投入,提升楼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区域环境和配套建设力度,形成一个板块和群体,让所有的企业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服务。每个楼宇应有各自特征,避免空置楼出现。三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具体体现为第三产业指标占GDP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已占40%多。如果今后服务业的比重占GDP50%、60%以上,普陀区的经济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