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曹安市场调整升级
高亮全委员说,2012年普陀区全面启动大渡河路拓宽工程,希望用这条路建一路景观,带一路优质产业。现有的曹安蔬菜批发市场与面目一新的大渡河路已呈现出不相匹配现象。市里对曹安蔬菜批发市场的搬迁早有规划,新址空关浪费,而在蔬菜市场周边也早建有两个市场,存在资源浪费。再者,区里每年都有垃圾减量化指标,如果曹安蔬菜批发市场能顺利搬迁,该项指标将明显下降。目前,区里正在做方案,在曹安蔬菜批发市场地块上建造上海门户标志性建筑,让大家从沪宁高速下来就能“眼前一亮”。这将是我们非常美好的愿景。
苏州河旅游开发要增景点强配套
梁立群同志说,苏州河开发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市里已明确2015年要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国家旅游局提出并明确了上海“一圈四区三带一岛”空间布局。苏州河位居该空间布局内,而苏州河普陀段最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苏州河旅游开发力度。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苏州河普陀段沿线增设景点。上海不缺人气,缺的是吸引人的景点,要给游客来旅游的理由。欧美客人到上海一般2、3天,旅游是有选择的,选什么?关键是要有好景点。目前苏州河沿线除了游船,基本没有好景点。我们要多动脑筋在景点建设上下功夫。二是加强配套建设。苏州河旅游接待能力需要未雨绸缪,包括道路、厕所及其它公共设施等配套要跟上。
加大宣传 传递信息
包昌华同志说,区政府取得的成绩不容易,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前列,从数据上来看总收入持续增长,17幢亿元楼,贯彻了稳中求进的要求;调结构方面,完成了目标,三产占82%,非常不容易;科技发展方面,谈家28成为国家级的孵化器;旧区改造全区方方面面努力克服大量困难,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本届政府接受监督的意识非常强。报告从头到尾,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贯彻其中,表现在人大代表的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更加规范,召开提案工作会议,区长信箱、政府微博等,工作透明度更强。正视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加以改正。2013年工作安排很实在,很受鼓舞,很有信心。特别是“一河五区”,桃浦与漕河泾强强联合,定位科技智慧城;长风去年20亿税收,今年25亿,金融集聚形成规模,各项指标比较明确。希望我区宣传部门将这些信息向广大普陀市民、上海市民宣传,把信心传递给普通百姓。
加大市场调整力度 推动平台经济发展
李世荣委员说,普陀区有大量初级低端市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市场调整转型迫在眉睫。一要加大市场调整力度,只有加快调整市场布局,才能腾出空间,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二要大力推动平台经济发展,普陀区现有六大平台,还有30多家电商企业。要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进一步促进平台经济。三是提高社会参与度,借助包括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加快推动市场调整转型。
发挥志愿者作用 推动国家卫生城区创建
邵德信委员说,2013年是普陀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关键之年,个人觉得开好世博会后,普陀区的环境质量出现下降,很多方面不如世博会前。世博会时,有很多志愿者在路上捡垃圾,维护卫生环境,这一做法值得继续推广。我们可以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其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的作用,组成志愿者队伍,由区文明办牵头,参与普陀区市容环境的维护,营造一个好的氛围,为普陀区的环境卫生作出贡献。
发展楼宇经济必须提升商业配套水平
秦国利委员说,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楼宇是甲级写字楼,但其租金、出租率偏低,而且2013年还有大量写字楼入市,会进一步冲击写字楼出租市场。如何打造高端商务区,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是当前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做好高端商业配套是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招商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长风生态商务区建设规划,改变现有商业配套格局,针对办公楼宇人群需求,规划商业配套形式和内容,在商务区内规划建设一定面积的商业配套设施。二是进一步明确商业定位,对入驻商户实行严格把关,并争取引入一些顶级餐饮品牌及其他品牌组合,提升人气。三是加强与中介机构、代理公司的合作,拓宽引资渠道,精选入驻企业。
积极推进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
钱晓莉委员说,听了报告很受鼓舞,整个报告贯穿了一个“实”字。报告指出2013年工作要加强社区管理的共治和居民自治,这是社区建设和管理中需要探索的两个重点课题。在社区管理共治方面,曹杨社区有着优质的教育、卫生、科技资源,还有不少全国文明单位,要进一步凝聚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力量,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和“四共四联”机制,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共治氛围。在居民自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加强“4+1”平台建设,即:4个社区睦邻点建设和1个青年公益站建设,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自治氛围。
苏州河旅游开发需要政府驱动社会投资
孟明荣委员说,苏州河旅游感觉不足之处,是游船客流不多。沿河增加投资强度,需要进行长远规划、阶段性推进。建议苏州河沿岸绿化建设要有低密度商业休闲文化建筑,在为游客服务的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希望政府出台近期、远期规划建设方案,吸引社会投资来参与建设和经营。
执法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
海燕委员说,去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定不足。如执法力度不够,大渡河路现在建好了,车道多了,但在晚上却只有一个车道,其他的道路被曹安市场的大货车占据,这说明管理没有到位,执法力度不够,政府花这么多精力建设,但如果执法力度不够,建设的效果就不尽人意,仍然是脏乱差。再如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这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领导的事,需要全区共同参与才能做好。
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戴雪荣委员说,区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是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普陀区在城市道路、环境卫生等城市面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在大力推进和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兼顾环境问题和与百姓生活切实相关的交通、生活配套、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真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委员有所呼 政府有所应
王勇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展现了政府在区域规划下所做的努力,“一河五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建议发挥委员智囊团作用,一方面,发挥委员的专业优势,为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政府善于倾听委员的意见建议,调动委员积极介入,做到“委员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一河五区”初显成效 经济体量明显放大
张宇艳委员说,普陀区的发展令人振奋,体会有三点:一是“一河五区”发展定位初显成效,整体规划提升区域品质,特别是桃浦科技智慧城的发展定位,令人欣喜。二是亿元楼数量逐年上升,区域经济体量明显放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区的产业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2013年的目标任务,要更加侧重民生、贴近百姓,以政府实干取信于民。
“一河五区”发展要注重民生建设
金周慧委员说,今年政府报告预算中民生支出占全部政府工作项目支出中的比例较高,占50%以上。这表明政府对民生保障工作很重视。建议在将来的“一河五区”建设中,将区域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建设也穿插其中,将有助于普陀区全面、协调发展。
继续扩大普陀品牌影响力
严文统委员说,普陀区已经形成了园区的集聚效应,对普陀经济的发展很有利。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外地商会、媒体等合作,进一步扩大苏州河十八湾等品牌的影响力。
拓展中环商贸区统战工作新空间
唐孜妮委员说,当前,中环商贸区建设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镇里考虑依托长征镇商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报告提出深化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目前,中环商贸区统战工作还是空白,新的一年将在这个领域拓展新的空间,借助区工商联、高校资源组织开展中环商贸区统战人士联谊活动等,提升长征镇商会层次,打造品牌。
上海普陀微博应发挥更大作用
栾吟之委员说,上海普陀微博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上海普陀政务微博主要发布提醒、提示等内容,但对于投诉的回应、负面报道的解释澄清等方面内容较少。可以借鉴上海公安条线微博的做法,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不关闭评论,加强开放性等。
切实增加卫生系统科研资金的投入
楼映委员说,政府报告中提到卫生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科水平与数量居全市前列,令人欣喜。但从区科委、科协2013年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中可见,对卫生系统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进而影响了区卫生局对下属医疗机构科研资金的投入,一些国家级、市级的项目均未获得相匹配的经费。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卫生系统科研资金的投入。
文化项目建设要注重群众参与
李树德委员说,有的项目建设要多论证,多听取民意,不然花了钱,老百姓诟病却很多。如长风现在提“一园十馆”,据我了解现在只有三个馆建成开放,且运行情况不佳,社会知晓度不够。为什么市场不接受,百姓不呼应?国外的各种场馆是一种教育场所,我们的场馆到底起什么作用?是否在思路上有问题,操作上有偏差?我区的现有场馆比较分散,很难管理,很难形成气候。形成文化热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策支持 留住人才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计安平委员说,针对我区会计师事务所较少的现状,希望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引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要关注和解决人才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挥国资三项重要作用
范小虎委员说,国资要发挥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要引领发展;二要转型发展,做好完全竞争型企业的转制转型;三是服务发展重在服务社会民生。
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打造真如副中心
陈很荣委员说,真如副中心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土地为本、项目为重、环境为优、效率为先,力争实现土地储备突破,进而实现环境提升的突破、项目推进的突破,早出形象,早见效益,并积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把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产品市场搬迁调整的重大机遇,加快副中心开发建设,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打造总部经济
吴燕委员说,建议利用好营改增的积极效应发展好区域经济,打造总部经济,使我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三点建议
边伟委员说,1、在市场改造升级方面,针对普陀区市场较多的现状和初级市场动迁、关停并转难的情况,建议考虑利用原地的资源和社会资金来推动,破旧立新。政府要高标准、有前瞻性地改造环境,提升商业能级,把人留住。政府要多做引导和给政策的工作,不要包办。2、在招商引资方面,一是要留好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企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服务,如吃穿住行方面的相关配套服务。提供可培育企业壮大的环境,让企业扎根,比如政府尽量多采购本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开拓招商引资的渠道,多引进各类专业和有品质的会展服务,吸引人气。大力引进各地商会组织的办公场所入驻。动员外地发达地区的驻沪办事机构迁入普陀。
建设商务楼宇配套设施 挖掘苏州河文化内涵
朱力群委员说,目前普陀区有17幢亿元楼,2013年要达到20幢。建议配套建设中预先考虑商业配套。苏州河发展比较好,也有好的文化内涵,但对于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比如在沿河企业名称上,可以起一些优美的名字。另外,在苏州河两侧推广自行车租赁,休闲的同时,也方便游客出行。建议:一是要提前做好商务楼宇的配套工程,二是苏州河沿线开发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开发旅游设施等项目。
转变作风 务实工作
严玮懿委员说,普陀要发展必须真抓实干。不仅要在会风、文风、作风、政风上有切实改进,更要在管理、监察、考核、追究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及时回应、处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提高行政效能。
杨翼委员说,普陀区实施商贸科技区战略,领导层面非常重视,但到了具体的操作部门和经办人员,默契度还不够,甚至推诿拖拉。建议政府加强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建商贸科技区。
促进教育国际化
李昊委员说,一是鼓励走出去、请进来,推进教师交流国际化。二是促进教育国际化。举行类似教育国际论坛,扩大普陀教育的影响。三是以点带面,形成突破。重点扶持1-2所学校,获得经验,逐步推广。
打造高端苏州河旅游线路
赵永生委员说,苏州河旅游是普陀区率先启动的一条全市性旅游线路,建议:做好苏州河旅游要从历史文化挖掘和现代都市形象的角度开发,在完善岸线和码头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岸上商务、景观等资源的开发提升,打造水岸一体的高端休闲国际游览线路。
注重加强市场的整治和调节
白文斌委员说,政府在治理乱设摊、环境脏乱差现象时,要注重加强市场的整治和调节,对小区周边的商业进行调整,引进居民有需求的商铺,通过调节市场需求,减少乱设摊现象。
打造“端午到苏州河”文化品牌
朱静委员说,要重视苏州河旅游开发建设,将苏州河沿岸归还老百姓,力求道路通行顺畅。在打造品牌方面,普陀苏州河龙舟赛有一定的基础,希望加大宣传力度,在“新年到外滩、圣诞到新天地、春节到豫园”之后,再形成“端午到苏州河”的文化品牌。
加强政策支持 推进特殊教育
郭海瑛委员说,区委、区政府把解决百姓急、难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对残障儿童的关心、关爱。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艰巨的,特殊教育师资紧缺,希望政策上有所倾斜,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推进特殊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