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分组会议第8组,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报告、区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大家踊跃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孟兆艳:过去一年,面对重重挑战,区政府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掌握战略主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创新突破上下好先手棋。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在实践中践行群众路线、建设人民城市。
蒲雪峰:建议:通过强化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招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引资质量。
季洪旭:当前普陀区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需求规模逐渐扩大、市场增速加快,发展高端智慧养老产业的现实性、长期性、可能性不断凸显。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调研,把握好建设高端智慧养老产业的新机遇。
吴桂玲:建议:1.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实现经济稳增长;2.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推动重大应用场景等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区内企业的跨地域发展,为本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更温暖、更宽容的发展环境。
林芝旺:当前普陀区商务楼宇空置率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将空置楼宇打造成“建设者之家”,提高区域空间利用率。
孟克文: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准确总结过去一年普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2025年的发展目标具体、清晰,符合区情,作为委员将尽心履职。
洪月璋: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区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在发展动力和活力方面“抓改革、谋创新”,在区域环境建设方面“优环境、强治理”,在民生保障方面“惠民生、解民忧”,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转作风、提效能”。
袁 青: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校内校外联动,建议:1.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素养;2.优化人才服务政策,为区域科创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夏海萍: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25年工作规划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定能行稳致远。
顾英姿:建议:政府不断完善教育政策体系,加强教育投入和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徐蓓娜:建议:1.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保障师资培训、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发展需要;2.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3.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4.进一步规范研学市场,促进文旅、工商、知识产权等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动研学的规范化、专业化、创新化发展。
高 静:建议:强化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
席 璐: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出对普陀教育的重视,建议:1.区内各委办局、高校院所、高新企业积极支持普陀教育发展,提供资源;2.搭建平台共同促进普陀学子创新素养的提升。
马 乐: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普陀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区域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城市更新有效推进,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滨水空间的提升和“半马苏河”品牌打造,创新性地将城市文化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普陀区打造独特城市品牌奠定了基础。
杜 蕾:建议:1.着力整合资源,加强跨区交流协作,充分吸取不同区域的成功经验,通过课程互换、师资队伍结对、场地互通等形式,建立“跨市、跨区文化联盟”;2.挖掘文化领军人才,拓宽资金支持渠道,扩大人才的参与面。
宋国平:建议: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软件提升和人才引进工作,让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效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金 丽: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能力。
赵天昆: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1.政府执行力强,政策、提案、社情民意落实落地快,惠民政策得到持续地更新优化;2.政府具有敢于纠错的勇气,对于不合理的制度或事项能及时纠错、调整,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赵莉君:建议:1.在苏州河滨水空间和水上游船项目的规划与服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需求,针对老年群体行动不便的问题,完善交通线路,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和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蒋 燕:建议:1.加快既有住宅电梯更新,对15年以上的既有住宅电梯开展全覆盖的安全检测;2.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打造更多老年教育与老年旅游、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特色项目;3.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绘制社区文化地图,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提升居民对普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陈楚裕:建议:增加法官助理编制,防止案件积压导致的社会矛盾问题。
杨 飞:建议:1.要围绕区域经济、科技创新谋划特色产业,打造集聚效应;2.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完善“15分钟生活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