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二)
工作务实不表面 举措细化不笼统
柴晓苗委员说,过去的一年是非常不寻常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区政府能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属不易。“战百天”活动开展得及时而有效,为完成经济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区政府摸清每个楼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每平方米税收产出的概念,并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区政府对区域内的社会事业资源做了普查,制定了调整资源布局的规划,并拿出分步推进的措施。回顾一年来的区政府工作,总体感觉是工作务实不表面,举措细化不笼统。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简练、务实
严志农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符合上级的精神要求,符合普陀的工作实际,客观、简练、务实,回顾工作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切中要害,工作安排操作性强,听了令人振奋、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0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呈现三个方面亮点:一是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区政府领导班子的深思熟虑和紧贴实际。建议尽一切努力把工作抓实、抓透、抓出实效。二是提出“楼宇、商贸、科技、房产”四个板块联动发展的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普陀的落实。建议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提出继续深化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充分体现了区政府从根本上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议进一步健全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国资保值增值,为区域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去年政府工作有“三个离不开”
周伟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清晰、措施很实。09年政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其中有“三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保增长、迎世博等各项工作之中。二是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普陀是一个有光荣传统的区,去年一年政府工作在民生实事、旧区改造动拆迁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三是离不开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总体来讲,去年我区继续保持了社会安定团结、和谐有序,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样一个有利条件,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财政预算体现了政府开放姿态
陈春委员说,今年的财政预算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展示了政府更加开放的姿态。从预算安排中,科技专项基金有三亿元,我们看到了进步,也感到很振奋。我们科技专委会要多研究,将政府的钱用好、用足,将资金变为推动发展的有效力量。尤其针对区域发展特色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更有效发挥科技企业的作用,为区域调结构促转型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建议把困难写得具体点
李文侠委员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觉2009年区域经济增长非常好。总体来看,报告中谈成绩比较具体,但谈困难比较笼统,为此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可能抓手就少了。希望能把困难写得更具体点,也让我们知情了解和积极参与。
感受深刻 催人奋进
唐新民委员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有以下感受:一是感受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作风。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政府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而报告只用了“完成了”这种朴实的表述。报告对今年政府工作所面临的五方面问题,也讲到了点子上,针对性强。二是感受到了政府做好新一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政府围绕保世博、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等六方面提出新的目标,特别是后者用了近五页篇幅,显示政府在推进经济转型方面着力点多、着力点准。三是感受到了普陀区前景光明。在应对各种挑战面前,政府对我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了解深刻、分析到位、研究透彻,所以工作思路特别清晰,应对挑战措施及时、有力。特别是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在促经济转变方式上狠下功夫,大力扶持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促使我区经济、社会事业良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
聚焦民生和稳定 强化规范和监督
邱思明委员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大的变化,数据多,很实在,不笼统。普陀区如何摆脱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现状,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关键在于要认清区的实际情况,在上海大背景下通盘考虑和长远打算,进行积极的谋划。就普陀区现状而言,总体还是要保障民生和稳定,要在居民生活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多角度多层面切实改善民生,深入做好世博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财政预算明细表中显示,用于公共基础建设的额度比去年增加了139.55%,城市基建是政府廉政工作的重点,如何做好规范和监督,保障各项资金合理使用,需要重点关注和考虑。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
梅康钧委员说,作为宗教界别委员,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普陀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喜发展,非常鼓舞人心,有四方面的体会:1、功能定位好,形成了普陀区域优势。2、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公共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建立老人院、社区卫生中心等。3、社会文化事业比翼双飞,对区域内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文化。4、抓住迎世博契机,对区内薄弱环节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花费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深做实。此外,2009年民族宗教工作非常出色,普陀区委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宗教工作也处于全市前列,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氛围。
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发展经济和关注民生两大主题
瞿志军委员说,2009年对普陀区而言的确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保证了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和民生是区政府2009年和2010年的工作主题。2010年,政府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的确是抓住了普陀经济发展的关键。以民营经济为例,虽然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09年民企的税收已占到全区税收总量的94%以上,但是,确实还存在着行业结构不清晰,产业特色和聚集不突出,这使得民营经济缺少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因此,普陀的经济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优化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新企业、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形成龙头品牌,使普陀的经济产生质的飞跃。
政府工作报告透明度高
张晓文委员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较往年相比,透明度更高,报告中用一系列的数据让大家看明白,从数据中也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显著,在去年世界经济困难的形势下,我区经济在政府的决策中,通过“止跌—持平—回升—达标”的工作要求,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我区的经济稳定发展。从数据中也看到了政府能关注民生,使社会更和谐,关注教育,让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实施绩效工资后收入提高。今年的预算项目与去年相比,能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将预算项目细化,让广大政协委员能了解政府工作,并可以有效地参政议政。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育
杨建华委员说,近几年,区域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从工作重点上,感觉区政府在培育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有待加强。房地产目前比重太大,希望要更好地立足长远,加强对企业的培育、扶持,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执行政策、规章时要立足企业发展,围绕留住企业的心开展工作。要为今后几年发展培育新税基,也为普陀区居民卫生、教育方面保障奠定基础。
建议重视土地储备
戴雪荣、林勇委员,计安平同志建议,政府对区域内土地出让的速度要放慢,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普陀区如何寻求更大的发展,如果有好的发展项目没有土地该如何?
要精心规划好“十二五”发展
杨峰委员说,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编制之年,也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之年。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普陀区现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真如城市副中心作为上海第四个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得到了市里的重视。地利:和卢湾等中心城区相比,普陀区的发展空间更大,特别是沪宁高速、城际地铁等的开通,使普陀区向长三角地区的辐射不断增强。人和:去年普陀区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问题,“生过病”后免疫力增强了,普陀区的干部更加团结了。下一步,普陀区要规划好新一轮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超前意识。比如,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高速公路边规划建设一些大型购物广场或旅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