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创新普陀社会治理
日期:2022-02-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致公
普陀区自2018年以来,在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社会治理上,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2018年建成了全市首家区级城市大脑平台;2019年根据普陀特色,量身打造“三级平台、四级应用”的“一网统管”架构;2020年,试点建设“普陀区物联运营服务平台” ;2021年以数字底座为支撑,构建了“1+10+N”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管理平台,打造了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普陀实验室”。普陀在创新社会治理上形成了很多“点睛之笔”,如打造“城市数字安全引擎”、“智慧气象+防汛防台”综合治理平台,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驾驶舱”,开发“城市运行派单管理系统”等。
近期通过对应急管理局、城运中心的调研,我们在深刻感受到“一网统管”助力普陀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1)横向网格间的数据流通,仍存在管理层面的“断点”和“壁垒”,导致“通而不畅”;2)“一网统管”在基层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从基层的角度来优化流程和设计界面的力度还不够。3)智能化水平需要继续提升。模块之间的智能化链接和融合还不够,城市抵抗强压、迅速恢复常态的“韧性”还需进一步加强;4),社会上对“一网统管”的了解程度还不深。市民参与度不高,“一网统管”服务于百姓、企业的情景创新和智慧产品的研发,还缺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四个建议。
一、进一步融合平台,缩短“屏与屏”之间的距离。通过打通各委办局、各城运中心之间在数据流转上的 “横向断点”和“平行壁垒”,消除“屏与屏”之间的“最后一端口”,推动更大范围的信息统筹;将分散的平台,变为一个大平台,帮助更好地发现问题、分配问题、处理问题。
二、改善基层使用数据的便利程度,让数字化工具真正为基层管理赋能助力。建议提升基层运用数据的友好性,使数字化成为基层干部“爱用”的顺手工具,提升事儿“办妥(陀)”的精准性和高效率。此外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基层技术管理的“专家”和“能手”,打造“靠谱”的基层技术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汇聚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技术的力量,提升智慧治理的水平。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构建“数字基座”,充分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开发各类“实战管用”的专题库、主题库,提升“城市韧性”。借助“智能软件”的开发, 加快“一网统管”中各模块之间的智能化链接和融合。利用 “数据挖掘”等技术,将成功案例上升到智慧治理的普陀经验。
四、进一步加深社会对“一网统管”的了解,鼓励多方参与,共同助力社会治理。加强“一网统管”宣传平台的建设,采用亲民的语言和方式,向市民介绍“一网统管”。把“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12345”热线 与“一网统管”平台进一步打通,汇聚群众智慧,使“一网统管”时刻聚焦深化改革的难点、百姓民生的痛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序开放“一网统管”场景,引入各类科创资源,通过产业、城运中心、片区之间的合作,对研发的智慧产品在“一网统管”中试点和示范。拓展社会多方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共建共享“一网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