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与“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
建设相适应的金融产业的建议
普陀区的金融产业在上海并不具有优势,无论是在发展基础上,还是政策倾斜支持方面,都不能和浦东等中心城区相比。但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越来越明显,如何使金融业成为普陀区“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强力支持,是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金融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之首,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普陀作为上海与长三角联系的桥梁,其金融业的前景值得期待,普陀不能忽视这种远景,错失这种机遇。
我们认为,普陀区在金融业的发展急需回答以下问题:1、“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产业和金融配套服务?2、本区金融业的发展基础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基础可以支撑什么样的金融业态、可以促成什么级别的产业能级提升?3、与“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相适应的金融产业如何架构?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需要什么样的相关配套?
一、普陀区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金融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成长速度较快。普陀区的金融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业的成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总体增长率。
(二)银行业的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及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近年来,普陀区的金融机构贷款中短期贷款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的中长期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从2007年到2011年,短期贷款的占比从41%下降到20%,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则从43%上升到55%。住房按揭贷款的占比也从16%上升到25%。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服务、支持功能不断增强。
(三)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卓有成效,融资渠道多元化,覆盖面不断拓宽。近年来,区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完善了贷款信用担保机制,通过限定利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政策,降低银行放贷风险和企业融资成本,引导信贷资金向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倾斜。到2012年底,担保贷款合作银行达18家,累计受理中小企业贷款申请273家,贷款13.9亿元。2012年单年累计贷款3.6亿元,在中心城区排第三位。
同时,区政府专设基金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筹建企业互助融资平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09年1月成立的上海普陀宝祥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心城区的首家小贷公司。到2012年底,小贷公司已经发展到3家,合计发放贷款659笔,累计发放贷款11.76亿元。此外,到2012年末,企业互助融资平台累计发放贷款41笔,合计贷款金额1.5亿元。目前,普陀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已经覆盖了所有层次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
(四)长风金融港的建设引人注目。长风金融港以吸引股权投资(PE)与股权管理类企业为主,其快速发展已成为上海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亮点。自2010年3月26日揭牌以来,已有92家PE和PE管理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包括44家基金管理公司,48家基金,募集资金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从聚集度来看,目前长风金融港在上海仅次于浦东新区,在全国也走在前列。
二、金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业发展总体落后,金融业增加值及经济贡献度较低。目前,金融业的财政收入仅占区财政总收入的1%,金融业的贡献度有限,功能有待提升。
(二)金融业的集中度低,业态能级不高,服务能力及影响力较弱。普陀区金融业起步晚,影响力较弱,缺乏代表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品牌效应不足。金融业的集中度不高,没有类似于浦东的陆家嘴、黄埔的外滩那样的金融产业集聚区或集中带。金融产业的业态单一,业态能级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辐射力不够强。目前,区内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总部尚未入驻。
(三)政府对金融业的重视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尚没有一个独立运作的金融产业服务机构。目前,普陀没有一个实体性的运转的“金融办”或者“金融产业部”。现在的金融办只是区财政局预算科的一个部分。没有独立的职能部门负责金融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协调监督、发展研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金融业的统计数据不全,很多数据间相互矛盾。
(四)过分强调PE投资,对基础金融的重视不够。PE/VC投资业务的发展是普陀的一个亮点,但过度强调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PE投资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行业,市场的投机性很强。在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参与PE投资的大多是热炒性资金。目前中国PE市场的运作大多是在pre-IPO投资,目的是在上市后退出,短期获“暴利”。投资(投机)者其实并不关心企业的成长性。这种导向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显示了很大的问题,从2009年到现在,中国PE投资的回报率已经连续快速下滑,从2009年的11.4%下降到目前的1.9%。同时,大量企业等待上市,目前在中国证监会排队上市的企业已经超过800家。如果不能上市,很多PE投资将面临巨大损失。
普陀区的PE投资发展非常迅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发展PE投资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银行、证券、保险、清算、理财等基础金融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和商贸科技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业。
三、“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的产业内涵和金融配套服务
(一)“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产业内涵
战略定位
“新兴商贸科技区” |
产业内涵 |
金融支持服务的内涵及载体 |
新兴商贸区 |
国际贸易中心 |
l 国际结算中心
l 国际票据交换中心
l 国际贸易融资
l 电子商务支付中心 |
国际采购中心 |
西部物流中心 |
上海西部大型商贸中心 |
新兴科技区 |
智能产业 |
l 风投 (VC)、PE
l 新兴支付手段(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电子支付)
l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
软件信息产业 |
环保产业 |
与金融相关的科技开发 |
(二)“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建设需要的配套金融服务
基于普陀区的金融发展基础和“新兴商贸科技区”的产业内涵,我们认为,普陀需要重点发展的金融业:
1、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服务。跨国采购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是西部商贸科技区建设的重点,跨采中心的建设需要便利、快捷的国际结算服务和贸易融资服务。普陀区应该有一个高效率的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外汇管理和结算通道,为跨国采购中心在ODM等复杂贸易方式下的收付汇提供便利。要发展与贸易相关的融资服务,满足大规模全球采购对资金融通的要求。
2、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代表了现代物流金融发展的趋势。2006年以来,国内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以深发展、浦发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开始面向产业供应链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普陀开展供应链金融,对于建设上海西北保税物流中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普陀区的中小企业占95%左右。应该继续完善已经形成的中小企业上市、贷款信用担保、小额贷款和互助融资服务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第三方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普陀区是上海新兴科技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区内目前共聚集着14家国家级市级科研院所及1224家科技型企业,科技产业对区域的贡献度达到了19%,2011年创造了2.95亿元的税收。因此,普陀区应该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业。发展这些产业,既体现了与其他中心城区的错位发展,又符合“西部商贸科技区”的战略目标。
四、发展与“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相配套的金融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建议
基于本区实际,我们认为普陀金融的发展应遵循两个指导思想:
第一,以商贸带动金融,以商流凝聚现金流。商贸和金融是互动的关系,可以金融先行带动商贸,但要有政策条件和发展基础,浦东的发展走的是这一路径。普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以商贸促金融。目前普陀商贸的发展应该说是“有基础、有规划”,但尚未“上档次、上规格”,辐射力有限。如果能够形成类似徐家汇、中山公园等的大型商圈,相关的商业金融就自然而然地进来了。
第二,以科技促进金融,以科技产业凝聚创业投资。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新科技的应用对金融、商贸的格局都产生着极深远的影响。科技在金融中的应用降低了传统金融中心的地域优势,给后来者提供了赶超的“后发机会”。普陀虽然不具有地域和政策优势,但应该利用好金融业业态变化的机遇,利用科技优势打造金融优势。通过发展新兴金融,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区域。
发展“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在金融政策方面要有几个突破:
(一)产业范围上要拓宽,扶持政策不要局限于PE/VC,,应该扩大到各种新兴金融领域。新金融的发展变化很快,在政策上的余地比较大,应该好好研究。可以考虑吸引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贷款、金融数据处理、金融软件开发等科技型金融企业;吸引国际保理专业公司、贸易融资保险公司、供应链融资公司等贸易类金融企业;吸引消费信贷、典当拍卖、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服务企业入驻。
(二)定位上要有特色,要有自己的金融logo。目前,几个主要中心城区都有自己的金融名片:浦东是“陆家嘴金融城”、黄浦是“外滩金融聚集带”、杨浦是“科技金融”、静安是“高端金融”,虹口是“航运金融”,普陀区应该是什么。“小微金融”?“商贸金融”?“新兴金融”?值得研究、应该研究。
(三)空间上要扩展,不要仅仅局限在长风金融港。把长风金融港打造成普陀的金融地标,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毕竟长风金融港只是一栋楼宇,其办公面积有限。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普陀金融业的发展还需要“先做大,再做强”。因此,我们建议把给予长风金融港的优惠政策延伸到其他区域,甚至是全区。
(四)扶持力度要加大,对优惠政策要进行选择和优化。目前,各中心城区都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涉及金融总部落户、金融人才的引进、股权投资基金进驻等,优惠方式包括财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一次性资助、办公用房资助、高管购房及房租补贴、活动经费补贴、研发资助、各类奖励金等。普陀区应该认真研究各种优惠及补贴政策,“有力度”但“有选择”地设计政策体系,以吸引更多的金融类企业投资普陀。
由于税收政策的决定权大多不在地方政府,所以税收优惠的余地不是很大,应该更多地采用财政补贴、贷款担保、政府采购等办法。比如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方面,可以效仿其他地区采用的按注册资本或者基金规模给予一次性财政资助/补贴的政策。
点评:
从提案内容看:该提案紧紧围绕“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本区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以“金融产业”为案由提出建议,选题恰当,主题集中,体现了提案“围绕大事”、“一事一议”的写作原则。提案由“成绩→问题→分析→建议”四部分组成,尤其是分析部分,依据产业战略内涵作金融业态分析,既为建议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又增强了建议的说服力,建议部分也有较强的专业性,体现了较高的参政能力。
从行文结构看:按照“开头→主体→结尾”行文,结构规整,开头以“提问”蓄势,最后以建议作答,做到首尾呼应。在结构安排上,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建议部分占全文三分之一强,体现了提案重在“建议”的结构原则。
完善建议:提案的“成绩”作为独立部分,与全文的逻辑联系不够紧密,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并不影响全文结构。为此,如果改为“现状(做了哪些、效果如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可能效果会更好。
精点:围绕全局,着眼“一局”,推动大局,发挥专委会及委员的专业化水平,这是提案的重大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