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范例四

日期:2014-12-08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建“智慧城市”示范区的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上海未来城市转型战略规划的重点。市政府已经制订《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缜密的规划与部署。它既有顶层架构,即成立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统筹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同时也有具体行动路线,由市经信委作为具体主管部门,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区县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要求各区县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按照全市部署,负责本区域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为此普陀区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精神。目前看来总体形势不错,但本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思维误区。即存在偏技术化认知,没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场涉及到影响政府执政方式、社会治理理念、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
2.与我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建设“智慧城市”的契机与普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管理有效对接,没能为中小企业管理、建设总部经济、跨国采购中心等准备“智慧平台”。
3.智慧产业凝聚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在促进智慧产业发展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形成和凝聚。
4.未形成普陀特色。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整体上是对市行动计划做出了响应,没有积极主动地立足我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需求,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普陀特色。
    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言提案,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强化核心领导,建立智慧城市“智囊团+决策咨询中心”的组织架构
强化核心领导,建立智慧城市“智囊团”。智慧城市建设必然涉及权力职能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必然会涉及政府执政方式与社会治理方式的传统习惯。如果没有一个核心领导,容易造成相关部门的扯皮与抵触,拖延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我们建议由区委书记或区长统领,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办公室具体协调,这有利于统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事务。
建立能够提供专业咨询的区智慧城市建设决策咨询中心,通过“借智”提高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决策效率。具体可通过沙龙机制获取来自方方面面的有关智慧城市建设决策的建设性意见,避免盲目和错误决策。
二、建立实用、高效的智慧平台,服务普陀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
1.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共享中心,方便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与管理数据从来是任何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正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采集、存储、整合、挖掘与利用,成为智慧城市尤其是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本区已经建成若干个数据库,但出于数据成本以及利益分割的考虑,很难做到数据共享,这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瓶颈。所以建议,在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领下,建立并通过数据分析中心,整合充实现有的数据库。同时采取分级制,改变由于部门分割而导致的数据无法共享的局面,让各部门甚至普通居民能够充分共享数据。这样即能保证数据共享的社会需求,也能坚守数据保密的国家原则。
2.利用电子政务技术(电子签名、电子审批技术),让企业节省盖章交材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智慧政府的基础就是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因此可以利用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这一平台,逐步把电子政务以及政府部门的大部分职能转移过来,在此平台上打造一个高效廉洁节俭的智慧政府。智慧政府将遵从大社会、小政府的发展潮流将政府管理职能转向政府的服务功能。这个平台由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主导。这样既有权威性又可避免架构重叠、职能重复的现象。它利用信息技术尽量简化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审批环节,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减少企业交纳纸质材料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应把各类政府的注册登记及检查的职能更多地迁移到网络平台。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区各类企业共26991户,在2012年7、8月份我们承接区统战部的《推进普陀区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转型成长的调查研究》课题中,发现被调研企业一年中与政府部门沟通和处理有关事务的平均时间达44.2天,如果采用电子政务技术,企业的众多事务在网上解决,节约的时间至少在一半以上。
3.搭建高技术智慧平台,为“总部经济”和跨国采购中心等高端产业服务。普陀未来的“超越式”发展,须要倚重于长风生态商务社区、桃浦科技智慧城等核心区域的诸如总部经济、跨采中心等高端产业的集聚。而现代高端服务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对高技术智慧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若不能建立起高效、便捷的智慧平台,高端产业在普陀的集聚则难以形成。如采用网真telepresence技术建设网络会议中心,方便总部与各地的沟通。
4.利用多元智慧技术与平台的综合集成,实现“秩序化”和“智慧化”社会管理。普陀当前的社会管理面临突出压力:一是大量、快速的外来人口流入;二是老龄化社会和人口的压力;三是贫困和困难人口较为集中。政府应该借助智慧城市建设这个契机,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进行充满智慧与人性的治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的养老、医疗、教育、娱乐、治安甚至就业问题变得非常突出。若处理不好,社区可能成为隐藏大量社会问题的丛林地带。智慧社区有助于拉近政府与居民的关系,促进政府与居民的沟通,增强智慧政府的神经末梢即社区中心的功能,扩大政府对社区的影响力并对其实行有效的领导。
三、在集聚智慧产业时,必须强调核心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使之成为拉动普陀GDP的核心产业之一
无论是信息感知、智能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普陀都要尽快在智慧产业发展中找到适合于普陀的突破口,按照产业布局汇聚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普陀落户。普陀当前的智慧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特色泛化、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为此,在未来我区智慧产业发展和集聚时,尤其需要注意筛选。如在长寿地区打造以移动通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链时,要鼓励以TD-LTE等为核心技术的通信设计、技术研发及移动通信终端开发企业到长寿地区集聚。如在天地软件园进一步集聚信息产业时,要在手机动漫平台建设、网络游戏、创意新媒体等找到侧重点。 如在取代传统物流以后,普陀如何在智能物流上形成产业?
四、探索普陀的智慧特色,要能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格局上展现普陀的“智慧”
    普陀的“一河五区”规划的重点是蜿蜒在普陀区的苏州河。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给游客和网民展示苏州河十八湾故事,打造苏州河“智慧旅游”。 抓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的契机,争取市区的智能电网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推广智能电网在本区居民小区的应用,形成智能电网项目从顶端研发设计、制造生产直到民间使用的完整产业链,力争智能电网项目在上海甚至在全国有特色。
 
 
点评:
    从选题看:智慧城市建设是代表未来城市建设方向的重大工程,从国家到地方、到区域,都是各级政府努力推进的重大工作。该提案紧扣智慧城市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紧紧围绕政府的重点工作建言献策,体现了较强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从承办单位的答复意见看,该提案中的许多建议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从内容和结构看: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提案背景→指明问题→意见建议”,行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在结构安排上,略写背景和问题,详叙意见建议。全文近2700字,建议达到2100余字。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尤其是“存在问题”部分,言辞直白,体现真情。
    精点:只有始终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才能敏锐捕捉提案信息,写出政府最需要的真知灼见。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