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06-17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区政协教育界别组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点,普陀区开启了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新征程。普陀教育也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现通过调研,就如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要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普陀“适合教育”新体系建设为主线,努力打好教育品质发展“提升战”、治理创新“协同战”、民生保障“满意战”,为建设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奠定基础。
(二)以调结构优化新布局
根据“三地一极”和“一带一心一城”的定位及布局,打造以华二普陀校区为龙头的环华师大基础教育“一条龙”,构筑沿苏州河优质教育资源带;发挥宜川中学的龙头作用和甘泉外国语中学特色优势,探索石泉地区集团化办学,建立“两泉一川”优质教育资源圈;以晋元中学为龙头,推进桃浦教育联合体紧密型学区建设,建立“桃浦智创城”优质教育资源圈;深化曹杨二中、梅陇中学、新普陀小学教育集团紧密型办学,提升曹杨中学的特色优势,建立武宁轴和真如城市副中心“一轴一心”优质教育资源圈。
(三)以促合作再塑新优势
围绕“创新、培优、提质”主题,开展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城市交流合作,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动平台和品牌项目;加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经验与我区学校发展的融合创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培育优质学前教育、新优质特色学校、优质高中这“三大集群”,努力把普陀打造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新高地。
科学架构“适合教育”新体系
(一)创新综合素养培育模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以“红色基因、全球视野、创新素养”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系统建设,深化区域德育一体化改革;推进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增强体育、卫生、艺术、劳动等育人功效;深化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体化改革,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新模式,打造普陀“同步课堂”。
(二)推进各类教育特色发展
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做精学前阶段公益普惠的“健康教育”;做强义务教育阶段集群发展的“新优质教育”;做深高中学校多样发展的“选择教育”;做细特殊学校全纳普惠的“融合教育”;加强职业学校产教结合的“实践教育”;提升“包容、适合”的终身教育服务水平。
(三)强化教育评价导向引领
加强对国家和上海教育现代化指标的对标研究,研制并试行具有普陀特色的“三化一强”指标体系2.0版,进一步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特色指标及内涵。(注:“三化一强”——即教育优质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强教。)
健全完善共建共享新机制
(一)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区域教育战略咨询、决策和多部门协同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切实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办学活力。鼓励和支持学校开放办学,完善“五位一体”的评价模式,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二)人才梯队破除建设障碍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人才攀升计划,推动教育人才高地建设。进一步健全研训一体的专业化发展选育用机制保持正高级、特级教师总量居于全市前列。健全教师长期从教的荣誉制度,加强先进教师典型的选树和宣传,让广大教师拥有职业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创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以技术提升教育能级,以数据驱动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启动“AI+教师队伍建设行动”项目,构建支撑“AI+教育”的“普陀教育超脑”,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完善监测与评价机制建成覆盖全区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
普陀教育将科学谋划、有序开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力争完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的创建,让普陀教育成为吸引天下英才来普陀投资创业的新名片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