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界别发言

日期:2012-01-09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关于积极推进我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普陀区工商联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近年来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2010年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题,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推动调结构,促转型的高度重视。我区在“十二五”规划中贯彻落实了中央、市委有关精神,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五年发展的战略方向。围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总体目标,区委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聚集度、经济外向度、产业能级度,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要求。

我区作为非公经济大区,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非公企业总量、规模、结构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进入了资本与技术相融合的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2010年,非公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92.53%,已连续第四年保持在90%以上。而占非公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无论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还是从企业自身在竞争中发展的要求而言,都需要调整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水平,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201110月区工商联组织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抽样调查中,参与抽样的292家会员企业前三季度的经营的主要指标与2010年相比,好于往年的131户,基本持平的81 户,下滑的48 户,经营困难的35户,但没有出现企业倒闭情况。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在产业领域和经营模式上积极谋求转型,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区中小企业在谋求转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是企业规模小、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市场培育和拓展较为艰难。中小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名牌战略开拓能力和转型发展的意识也较为薄弱。

二是转型发展面临着资金压力。虽然政府及社会各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但许多企业仍然难以突破资金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是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总量不多,虽然希望能够上市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很多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大多在企业内部“封闭式”运作,缺乏外部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缺少来自政府部门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四是中小企业谋求异地拓展新市场的积极性不够高,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由于不愿跨出本区乃至上海区域,限制了自身更快发展,这些企业也需要政府加以引导。

2010916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联工作的五项职能,强化了“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于区工商联来说,既是历史使命,又是战略机遇。工商联将认真贯彻区委九次党代会精神,为中小企业在区域转型中搭平台、建载体,即做好“三个推进与结合”:一是推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结合,加强资本市场与企业的对接,培育企业融资上市和生产经营;二是推进行业商会与重点产业的结合,加强市场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对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上下游;三是推进重点项目与政策支撑的结合,加强产业引导与商会招商的对接,创造更加宽松的并与商贸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有利环境。20111223,由区委统战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工商联联合主办的普陀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交流会,旨在交流经验、加强引导、推动转型,共促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我区中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就当前而言,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头并举,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在加强银企合作,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互助融资平台的作用同时,集聚发展私募基金、产业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法律会计等行业,采取股权质押、担保服务、知识产权抵押等多样化方案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信息枢纽作用。建议政府部门多组织诸如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政策推介会等活动,搭建平台,扩大金融企业与中小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解决好信息、资源等整合度不够的问题。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激励。可考虑把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产权交易公司、基金、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组织起来,成立常设性的融资服务平台。制定一定的准入机制,并给予适当的补贴。

二、以扩大就业和保障民生为重点,营造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竞争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弱、生存周期短、经营波动大、税费负担重、利润空间低等特点,与大企业比较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建议我区以扩大就业和保障民生为重点,树立“扶小助小”的服务理念,营造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和法治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在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安排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和贴息等支持资金;建立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畅通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的对接渠道;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扩大创业辅导范围;改进中小企业税费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落户普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聚集,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为特点的产业集群。

三、落实政策、整合资源、深化服务,激发中小企业逆势发展

进一步激发本区中小企业逆势发展,对于当前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建议,一是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使企业切实受益。近两年,中央、市、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先后出台了税收补贴、研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希望区政府有关部门认真梳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知晓率;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使中小企业能够用足、用好政策。二是发挥楼宇经济的产业集聚作用,推动与商贸科技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楼宇经济在我区现代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商务楼宇经济具有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信息密集、资金汇聚等特点,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希望能够尽快形成以楼宇经济为载体的产业发展导向,扩大商务楼宇对发展新兴商贸科技的聚集效应,提升我区的发展水平和能级。三是帮助企业开展统一规范的员工培训,稳定就业形势。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联合,开展统一、规范的员工培训,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劳动用工。

当前,中小企业遭遇到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遭遇到的矛盾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及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