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
区领导孙荣乾、程向民等出席会议听取意见
1月16日上午,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中共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孙荣乾,中共普陀区委副书记程向民,中共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裴崎,副区长景莹出席会议并听取委员意见建议。20位委员与区领导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区政协主席钱城乡主持会议,区政协副主席郭芳、谢筠、杨杰、汪胜洋、高亮全出席会议。
加强普陀区老年教育
王元杰委员说,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目前已成为上海老年教育方面的标杆,但老年教育资源不够丰富、老年教育专职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等不足依然存在。建议:1、从硬件上加强老年学校的建设。首先要使老年人能就近享受到基础的老年教育,然后再到老年学校、老年大学接受中、高级的老年教育,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老年教育体系。2、区政府为老年教育系统提供更多优惠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稳定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实现管理、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同步前进。3、在高校开设老年教育专业,为老年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政府扶持 企业运作 把桃浦建成真正的科技智慧新城
李科委员说,建设桃浦科技智慧城,需要考虑如下六方面的内容: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以区领导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体系、专项工作推进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一协作。2、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与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应用展示与宣传、强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项目立项审批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引导。在融资政策方面,可以“三网融合”、云计算和专业应用系统开发为依托,组建一批专业化的投资运营公司,制定一批投资导向目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和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3、建立和完善地方标准体系。以地方标准体系满足数字城市发展的需要,并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通过制定技术行业标准,落实建设规范,用标准统一思想、规范行动。4、多元化解决资金问题。应积极落实财政政策,落实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同时,放宽资本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5、进一步广开言路。智慧城市的建设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需广开言路、集聚智慧,要采用成熟、先进、可靠及适度超前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联网、互联网、通信、云计算、视频等先进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和广泛运用。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障人才智慧供给。可优化发展环境以吸引高端人才,逐步提升人才质量。
长风文化定位及整治建议
戴雪荣委员说,提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华师大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建设的互动、联动、驱动机制,使区校合作继续深入下去。二是“一河五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关注南北、兼顾东西。三是加强长风公园的整体规划,明确其文化定位,以匹配和促进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发展。可着力盘活周边交通,提升公园文化内涵,引领大众文化。
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 提高对台工作实效性
周燕珍同志说,统战工作就是“人心工作”,对台工作更要突出“人心、人情、亲情”。多年前,普陀区委与台北大安区委建立了党际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年的沟通交流,逐步形成常态机制,成为我区对台工作的新模式,也是上海乃至全国对台工作的一个创新举动。在台湾,里长是台湾行政管理机构中最基层的行政管理者,他们更直接、更广泛地接触台湾民众,也是当地基层民众比较信任的人。因此,提议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邀请台湾里长到我区来参访,以文化、教育、社区管理为载体,进增加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活动,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争取民心。
务实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张根林委员说,中小微企业已经上升成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区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建议:1、建立小微企业专业服务团队。结合中投保、区中小企业互助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授信等,扩大对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商贸类企业的信贷投放。2、丰富由区财政、工商联和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搭建的互助服务平台,务实推进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为处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3、改进服务方式,帮助小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状况,提供合理的融资方案。4、建议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立“普陀区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向区内所有金融机构开放,增强相关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公信力,明确政策扶持的对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加快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建设
王舜琏委员说,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拥挤、硬件设施陈旧。关于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扩容方式的两点建议:一是保留原址,整合现有资源,另增设一处分部,优点是可以平稳过渡,解决病房拥挤的问题。缺点是可能使原来就存在的人员紧张问题更加突出。二是选址重建,优点是可以尽可能的使用先进的精神病房结构模式。关于新址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毗邻综合性医院,方便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转诊;二是交通应当有一定的保证,以满足门诊病人及家属的需求;三是占地面积达到一定要求,以满足绿化、教学、科研及区域内群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构筑青年创业者支持网络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李峰委员说,普陀应发挥服务优势,对接政策落实,扶持苏商中小微企业在普陀发展。建议:1、关注商会资源,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省级乃至地级商会组织入驻。可借鉴浦东做法,如设立以省级商会名称为标示的大厦,通过乡情标杆,形成扶持集聚效应。2、加强政策吸收,借力使力,综合运用多方政策资源,为本区经济发展服务;3、对接发展重点,关注青年企业家来普陀创业。
推动医疗联合体内学科整合发展
仇许玲委员说,目前在我区东部地区医疗联合体内推进若干学科整合发展已具备一定可能性。建议:1、加强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对优势学科的优势技术予以推广应用,使患者及时得到诊疗,如可成立普陀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培养人才。2、在东部片区,通过优势学科整合发展,探索医疗联合体实质性推进的有效渠道,积累经验。3、以学科整合发展为方向,凭借相关技术申请地方科技进步奖项,申请区科委的科研资助项目,带动各级医院的科技创新,构筑我区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新高地。
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普陀发展
顾骏委员说,政府要在社会管理中动员各方智慧和力量,具体提四点建议:1、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为区内企业提供软性服务。招商引资原来靠硬件条件吸引企业入驻,目前看来,靠硬件招商越来越捉襟见肘,靠软件招商成为大趋势。不但有硬件,还有配套;不但有政策内条件,还有政策外环境。例如,在各区纷纷发展总部经济时,浦东着力发展行业协会总部,给予三年之内免房租的政策支持,起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2、拓展社会机构功能和空间,以社会化力量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例如,静安区将柏万青品牌优势从服务老人拓展到矛盾化解,成为很好的案例。宁波市到北京邀请社会组织投身社会管理。3、搭建公共平台,吸引区内外社会组织服务普陀。政府职能是按条线划分的,而群众的需求是没有界限的。有条线的政府和无条线的需求之间往往无法对接,这就需要搭建公共平台。例如医疗联合体就是整个相关资源、搭建公共平台的范例。4、开展公益性项目,动员志愿者力量。例如,普陀区围绕苏州河开发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却没有进行很好地资源整合。建议趁着熟悉苏州河的许多老人还在世,尽快形成苏州河口述史,可以将对苏州河历史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人员和机构整合起来,广泛发动志愿者,共同开展整理苏州河口述历史的工作。
积极吸引各地在沪商会入驻
潘卸洪委员说,商会作为一个地区企业的集合,具有凝聚企业、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的重要作用。普陀区有一定数量的商务楼宇,具有吸引外地在沪商会的优势。建议在长征、桃浦等地选取商务楼宇,积极与外地(重点是地级、县级)在沪商会开展联系,可视情以商会名称命名商务楼宇。在租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商会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具体实施中,可与各地商会秘书处建立联系,以秘书处为纽带开展相关工作。
建设“美丽普陀”
周懋彬委员说,“美丽普陀”是每一个普陀人的愿景和发展蓝图。为此提出三点意见:1、启动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从学校、机关、新建小区、文明社区一直到全区,分阶段推进,按其可处置的性能和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2、从根本上改变普陀的市容环境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利用。3、进一步完善我区信息化环境建设。全区94%居民小区完成光纤入楼改造,希望东方有线要脚踏实地,真正实现光纤入楼改造和三网合一,做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改造工作。比如做好数字电视用户的回访工作;为使用高清机顶盒用户赠送HDMI数据线,让用户真正享受高清电视的画质。
搭建智慧社区平台 提升普陀惠民指数
朱青委员说,普陀建设智慧社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首先选取1-2个比较成熟的社区街道开展工作。明确个性化的智慧社区方向,依托IPTV及各类智能终端,为社区居民、政府各大类用户群体,提供智慧家庭、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社区门户等各模块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及产品。2、统一建设普陀区内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区内公共智慧社区服务统一管理。以社区门户为核心,集成和开发面向社区管理、便民服务及互动交流的各类应用,实现各种便民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具体建议:1、由政府确定的一个主管部门牵头,其他各委办局如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综治办等配合,搭建统一的智慧社区平台。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智慧社区平台的功能模块。3、针对各功能模块,成立由各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的项目组。4、根据智慧社区统一平台使用对象的不同,确定接入终端的类型。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骆奇委员说,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区除新办学校外,在用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已几乎接近饱和。针对我区教育资源的紧缺状况,为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提出以下建议:1、落实公建配套学校的建设。要加强对教育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的监管,防止教育用地的“边角料”化,建设标准的“矮”化和建设工期“拖延”化。2、严控教育资源的变更使用。本区教育资源中有近50处先后变更用途,使得本已紧张的教育资源更加短缺。3、加大建设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如曹杨二中园区建设工程、同济二附中高中部改扩建工程等。4、加大全区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一贯制学校初中、小学可随生源变化情况灵活调配。义务教育阶段可适当调整招生区域,将资源紧缺地区适龄学生对口入学的学校,暂时调整到周边有余量的学校就读。
深化工业园区建设
李琦委员说,桃浦建设科技智慧城的定位,使我们看到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是明确认识、统一思想,全局一盘棋,提升整个桃浦地区的整体布局。我们花大力气推进核心区停车场和物流企业调整工作,部分停车场和物流企业流向了桃浦其他区域和园区。以新杨工业园区为例,以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不乏对区域经济有较大贡献和引领作用的企业。但目前又成为新的马路停车场和物流集散地。二是改变招商引资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缺乏统筹规划的局面。园区招商工作应以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为主导,集聚关联企业,促进园区产业链发展,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互相支持又各自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三是园区作为一个地方性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入驻企业的沟通交流,在政府与企业间搭建信息桥梁。国家、市、区都有很多扶持、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很多政策不能为企业所了解,造成政策浪费。
发挥地理优势 树立中环龙头地位
周齐鸣委员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的发展壮大一定是围绕着城市主干道开发而进行。假如我们想搞在全上海有知名度,要让走过、路过普陀的人留下来消费,那么非中环莫属。中环沿线有侧重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桃浦,有侧重商务服务功能的长征,有城市副中心的真如,有侧重总部功能金融功能的长风,还有苏州河沿线的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上海中心城区找不到这样承担如此多功能的区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目前,招商引资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建议区政府应成立相关机构,利用中环城市主干道的优势,合力统一规划中环沿线布局,协调沿线各街区的建设,对外统一形象,对内分工协作,力争使中环成为普陀品牌,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区域。
切实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张学清委员说,2012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办理程序、完善办理机制,并提出要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针对提案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建议:一是在区委、区政府层面专门制定“提案办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以制度来约束。二是建立提案办理工作的考核机制,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绩效考核的内容。三是对提案涉及的问题要认真加以办理,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坚决问责。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鲍芸委员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明显加快,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社会服务资源,服务社区居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长寿邻里中心为例,依托引进的公益性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通过全新的会员登记制、严谨的项目化管理和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成为一种全新模式的老年俱乐部。建议推广这种模式,开设普陀区老宝贝俱乐部。对于入驻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服务主题和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和公益组织,尝试走出一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居民服务的新路,形成社区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挥长寿路商务楼宇规模效应
陈坤校委员说,目前长寿路商业商务区楼宇档次相对较低,租户大部分为中小型贸易类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商业布局分散,缺乏整体定位,难以做到楼宇互补互动、拓展延伸。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区域楼宇发展指导意见,引导企业适当投入,提升楼宇功能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推介长寿路商圈功能特色。主动接触相关媒体、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中介机构,结合信息平台,宣传推介长寿路商务楼宇的整体定位和功能特色。三是加大政府公共资源投入,提升长寿路商圈品质。适度调整商业布局,尽早启动曹家渡商圈综合改造、大自鸣钟商圈建设、上海减速机械厂地块建设,加快锦绣里、鸿寿坊地块动迁,同步实现周边居住环境改善。四是加强宏微观的统一。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和规划时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座谈会、听证会、微博、走访、社会公示等形式,使宏观的政策和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招商要公开透明,指导或引导企业家在政府宏观规划的框架下进行市场商业运行。五是用勇于担当、先行先试,加大招商和服务企业的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重点打造一批区域标杆商务楼宇,注重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区域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注重服务质量,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吸引跨国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落户。
进一步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徐连明委员说,就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职能,提四点建议:1、鼓励政协委员增强民主监督的意识;2、拓宽政协委员民主监督的渠道;3、将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纳到行风监督;4、政协委员可以民主监督方式参与到区里敏感性、深层次问题破解。
桃浦地区发展要关注规划、体制和生态环境建设
汪胜洋委员说,普陀区新一轮发展在有些地区、有些方面还呈现出随意性、分散性、零乱性。普陀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些方面还显得零乱,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总体而言,存在着如下问题:
有些地区发展上还缺少战略上的规划。虹桥商务区建设之初制订了几十个规划,包括文化、社会、金融等,对于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缺乏先进的理念引领发展。相较于部分区的市区联手发展,我们有些地区还存在镇村经济为主的现象。
下一步在桃浦发展中这些问题要着力改变,桃浦面临着很好的发展形势,市领导高度关注,停车场搬迁和国有企业就地转型都是桃浦发展很好的助推器。此外,引入漕河泾品牌也将提升普陀科技产业能级。下一步的关键就是环境改善。建设一个超大的中央公园,形成环境亮点。规划引领、体制机制、环境问题解决了,“一河五区”发展将推进得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