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文化体育赛事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日期:2013-01-21 来源: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

普陀区政协体育界别组

前言:根据规划,未来5年是普陀区努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关键时期,孙荣乾区长在我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通过积极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说明文化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作为大文化范畴中的体育,今后如何为我区加快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国内外,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举办大型文化体育赛事已经成了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形象,提高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体育休闲娱乐活动,而且在重塑城市形象和加速城市建设与改造,强力刺激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我区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的现状和设想

目前,在我区举办最大的文化体育赛事为每年一度的“苏州河国际城市龙舟邀请赛”,应该说,近几年连续举办的“苏州河国际城市龙舟邀请赛”已经成为普陀区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对于提高我区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龙舟运动本身的局限性,受到项目特点、场地条件、参赛队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比赛的规模、级别、影响力、媒体的宣传力度和民众的参与程度,还是龙舟赛事今后进一步发展空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与上海周边其他区县的品牌体育赛事相比,如F1大奖赛中国站、国际马拉松赛、大师杯网球赛、金山沙滩排球等,并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如何开发与普陀区发展建设相配套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其他精品名牌文化体育赛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调查发现,自行车运动是我区今后可以打造的一项文化体育名牌赛事。

1自行车运动符合当今形势发展的潮流

自行车,这一独特的代步交通工具,从1818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在英国申请世界第一项自行车发明专利至今,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历经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自行车经过近200年的不断发展,在自行车本身所具有的代步交通工具功能的基础上,它也承担起了运动、休闲、娱乐等各种大众文化载体的角色。现代社会,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的压力都很大,工作压力、情绪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人的身心健康彻底摆脱各种压力,强体健身,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增加体育锻炼。而自行车作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2、自行车运动顺应环保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由于自行车独有的低碳、环保、绿色、清洁和便捷等特点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迎合了当今人们的健康生活理念。

目前,各级政府正不遗余力地加大环保投入,开展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的普陀区,环境保护的意义显得尤其特殊。通过自行车运动赛事的举办,旨在以自行车这一具有浓厚群众文化特色的清洁交通工具为载体,向全市特别是普陀区人民宣传环保知识,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从社会基层由下而上推动上海市特别是普陀区的环保事业发展。

3、自行车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自行车诞生于欧洲,但是20世纪却在亚洲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从1913年自行车传入我国开始,经过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迅猛发展,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通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自行车如今已成为中国广大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随之产生了具有群众基础的“自行车文化”。

普陀区是上海的一个老城区,也是一个人口密集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健美和娱乐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选择一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面广的体育运动,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载体。

4、自行车运动与打造普陀区城市文化名牌的结合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环法自行车赛”,亚洲的“环兰卡威自行车赛”,我国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国内著名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长期以来在社会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文化、经济、旅游及城市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后5年,是普陀区加快一河五区开发建设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而言,普陀区应该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文化体育活动品牌,以此促进普陀区乃至上海市的文化、经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自行车文化活动的丰富内容和空前规模,必定会吸引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通过在我区举办高水平的自行车文化赛事,将人文色彩与体育精神完美结合,这也恰恰与孙区长在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求相契合。

5、自行车赛事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国际性体育比赛所潜藏着的巨大商业效应,越来越显而易见。同时,它给举办城市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同样不可忽视,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能推动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吸引八方来客来旅游、购物、观光、置业和投资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还能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国内外有许多国家和城市都借助了举办自行车国际赛事来提升自己国家或城市品牌形象,为国家和城市的经济、旅游、服务等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1)环法自行车大赛。每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大赛已有百余年历史,每年吸引的观众数以百万计,而百年环法赛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每年的环法赛都是车迷们的节日,有数据显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从世界各地赶赴现场观赛,全球平均每年有75家以上电视台转播,几年前,中央电视台也开始对环法赛事进行了现场转播。此外有报道称,每年的环法收入在1亿欧元左右,环法赛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自行车运动文化所衍生出的巨大商业效益,通过商业效益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刺激了环法赛的不断壮大发展。

2)环兰卡威国际自行车赛。兰卡威在马来西亚北部,靠近泰国,以旅游著名。为了更好地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该地旅游,当地旅游部门联手马来西亚体育部在15年前举办首届“环兰卡威国际自行车赛”,由于自行车比赛有着得天独厚自然条件,通过赛事的现场直播,让全世界人民目睹了兰卡威岛沿途的美好风光,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比赛的不断深入,“环兰卡威国际自行车赛”早已走出兰卡威岛,目前赛事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马来半岛。

3)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11年前,时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率先提出利用青海湖自然资源举办高水自行车赛事,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事实证明,通过该项赛事,使得青海在国内外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也使得青海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赛事的连续举办,以赛事为契机,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环湖自行车赛”为青海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环冲绳岛国际自行车赛。“环冲绳岛国际自行车赛”与其他自行车赛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业余组的参与人数要远远高于专业组的运动员人数,2012年“环冲绳岛国际自行车赛”于1125日举行,来自日本国内外约4000多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市民组、青年组、女子组、学生组和家庭组的比赛,通过自行车赛事的举办,提升了冲绳岛的知名度,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5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为了将北京打造成国际体育城市,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带动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北京成功引进了多项级别高、规模大的国际赛事,其中于201110月举行的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是国际自盟最高级别赛事,通过举办该项赛事,全面展示北京的城市形象和自然风貌,对于推动我国乃至亚洲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与提高,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6)环杭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将于201310月份举办的首届“环杭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列入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竞赛日程表,为世界顶级赛事之一

二、普陀自行车文化活动的可行性方案

1、项目目标:全力打造普陀“人文体育”第一品牌

将文化与体育完美结合,以市民大众自行车骑游为起点,以国际级自行车赛事为重点,逐步强化,树立“人文体育”世界第一品牌。

普陀区的“形象大使”

品牌式推广和提升普陀区的城市形象及国际影响力,为普陀区的文化体育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省市电视台、各报刊杂志、各大门户网站、ESPN国际体育台

2、项目名称: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

3、活动时间:与每年5月份在上海举办的“国际自行车展”同步举行

4、活动地点:沿苏州河周边地区,大众组的距离在5公里左右,专业组的距离在812公里之间,随着赛事组织的不断成熟,今后可延伸至普陀其它周边地区乃至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据实地考察,目前苏州河周边的道路完全可以承担大型国际自行车赛事。考虑到自行车赛事给交通带来的压力,在时间上可选择周末交通压力较小的时段,另外,参照欧洲国家的做法,比赛期间,采用交通临时封闭,弹性开放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赛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5、活动内容。全部活动可分2天进行,第一天将以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参与性极强的自行车文化活动为主,如进行世界特色自行车展,趣味自行车赛,自行车特技表演,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等相关活动;第二天以大众自行车骑游和专业组1.2级国际自行车赛为主。根据我区的地域条件,专业组可参照“日本杯”和“环冲绳岛”的比赛的方式,即举办一日赛,今后条件成熟可再考虑进行多日赛。

6、媒体宣传。“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将是上海在中心城区内第一次以自行车为主题的超大型国际赛事文化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媒体宣传显得极为重要。本次活动的媒体宣传可分三个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前期的告知性宣传、同期的硬性广告宣传、后期的追踪报道宣传)。前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政府领导,国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发布“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的消息,各种相关报道以软性宣传为主,并配合户外的宣传。同期:在活动的进行期间,同步进行广泛深入的媒体宣传活动,并进行各种辅助宣传。后期:在各大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宣传本次活动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继续办好“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做好铺垫。

7、经贸活动。骑自行车进行户外旅游已成为当今的一大休闲时尚,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年人乐此不疲,这也形成了一个十分具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赛事组委会可结合每年5月的“上海国际自行车展”同步举办“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这不仅为国内外自行车及旅游用品生产厂商提供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而且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自行车消费者前来上海消费,这将为推动上海自行车及旅游相关用品产业的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8、文化活动。

吉祥物及活动标志设计征集。活动前期阶段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相关渠道,向国内外广泛征集活动的吉祥物及活动标志的设计方案,获选作品将申报注册并在今后的活动中永久使用。

世界特色自行车展。活动举办的第一天在苏州河沿岸举行世界特色自行车展,通过前期的征集活动向国内外广泛征集特色自行车参展,并与博物馆、行业协会以及民间团体进行合作,向社会各界和现场观众全面展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自行车,届时人们将对自行车这一独特的交通工具及其衍生的自行车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趣味自行车赛。根据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伙伴的特点,因地制宜设计进行自行车慢骑、跨越障碍、负荷极限、自行车跳远等趣味比赛,重点突出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鼓励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从而增强人们对自行车运动的喜爱和参与热情。

自行车特技表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具有自行车绝活的民间人士参加本届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自行车杂技演员到场为现场观众进行自行车特技表演,共同感受自行车运动所特有的魅力。

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在活动现场开展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活动,主要围绕自行车相关的记录进行,通过前期发布消息征集记录挑战者,积极鼓励现场观众的参与,突出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9、竞赛活动。

业余组

为了增强人们参与自行车运动的热情,争取社会各界对自行车运动更为广泛的关注,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市民体质,在专业组比赛进行之前将组织业余组自行车赛,参赛队伍主要由以下几种:

1)以地区、城市为单位参赛。向国外各大城市、港澳台、国内各主要省市发出邀请,由当地相关政府或民间团体组织队伍以该城市名义参赛,以此为契机加强普陀区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城市和地区的交流,以对我区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我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2)以高等学府为单位参赛。邀请国内外各著名高等学府组织队伍以学府的名义参赛,以此为契机增强我区与国际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

3)以企业为单位。积极鼓励国内外各大企业组织队伍以企业的名义参赛,为企业提供一个向社会各界宣传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区的经济发展。

4)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参赛。在“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门户网站受理家庭和个人报名,本项赛事重点在于社会参与性,届时广大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可以以个人名义或家庭为单位参赛。家庭比赛可以采用“亲子游”或采取接力比赛的形式,旨在鼓励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

专业组

1)比赛级别。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向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注册级别为1.2级的亚洲巡回赛赛事,该赛事参赛队伍的范围为世界洲际职业队、世界洲际队、国家队、地区队和俱乐部队。

2)参赛队伍。邀请20支队伍参赛,其中邀请2-3支世界洲际职业队,8-10支世界洲际队,3-5支国家队,余下的为地区队和俱乐部队,每支队伍含运动员6名,随队官员3名,全部运动员参赛人数为120人,官员为60人。

3)竞赛路线。苏州河沿岸 10公里绕圈赛,总距离在160公里左右,比赛时间约为3.5小时,通过赛事平台和媒体宣传,尽显普陀区近几年来的发展成果,起终点可设在代表普陀区的标志地区,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4)竞赛方式。

荣誉骑行:邀请各界领导和政要共同参与荣誉骑行,提升政府部门的亲民形象。

0公里处由主要领导为比赛鸣枪出发,开始精彩的专业组赛事,赛后进行隆重的业余组和专业组颁奖仪式。

三、综述

“苏州河环游普陀国际自行车文化节”是以具有大众文化和体育运动双重特点的自行车为中心的首次空前规模的大型活动。本活动是文化与体育的大融合,也是文化界、体育界的一大盛事,活动的举办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几亿自行车消费者当中提供了一个全面透彻地认识自行车文化、自行车运动的契机,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全民健身”的长远目标。

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活动的举办为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了解上海、了解普陀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将中国人民、上海人民特别是普陀人民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城市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人民可以通过本活动这一立体互动式的平台,对上海尤其是普陀区有一个更加直接和形象的认识,这对于确立和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和将普陀区建设成为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无疑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018◎版权所有 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