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普陀区政协要在上海市政协的有力指导和中共普陀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十一届区委七次全会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普陀力量的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好凝聚共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使命,为普陀加快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上彰显更强担当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和政治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在中共普陀区委的领导下谋划开展工作,更好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各方面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
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做实做好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总结好固化好主题教育成效,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落实政协党建责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政协履职正确方向。加强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专委会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建设,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政协实现全覆盖。
二、在服务大局建言资政上交出更优答卷
全面落实年度协商监督计划。召开区政府和区政协联席会议,细化年度协商监督计划。高质量完成区委交办的重点调研课题,围绕“中华武数”主题举办2024年度苏州河论坛。围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围绕“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效能”“《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落实情况”等课题开展民主监督;围绕“数字居委”课题,创新开展区街协同联动调研。结合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重要项目开展日常微视察和年末大视察。
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坚持和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为重点,以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探索开展区街联动协商,有力推动基层协商。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围绕“中华武数”科创文章、“半马苏河”水岸文章等重点工作,做实调查研究,引导委员更好建言献策,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推动城区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深化监督调研,围绕民生工程推进情况、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市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等,以视察、访谈、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监督调研,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
搭好知情明政平台。落实年度区情通报计划,邀请区委书记、区长向全体委员通报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围绕经济社会重点领域,适时邀请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开展专题通报。积极搭建交流分享平台,邀请职能部门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重点领域,与委员开展互动沟通,为委员在知情明政的基础上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提案办理协商。深化选题协商、立案协商、交办协商的工作力度,引导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增加集体提案比重。遴选确定年度重点提案,发挥区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承办单位提案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评议,搭建提案者和承办单位协商的有效平台,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做实“回头看”提案办理成果转化跟踪。继续组织“我的提案故事”主题沙龙分享活动。
三、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取得更实成效
强化协商民主平台建设。在长风街道设立普陀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通过将经常性联系界别群众、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阶段性协商议政调研等结合起来,生动展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建好用好政协委员工作站、界别委员工作室和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进一步推进“站、室、点”三大平台贯通融合,打造联动项目。在全覆盖建设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基础上,优化功能设计、精选项目载体、提升运行实效,组织委员开展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界别履职活动,扎实推进各界别年度调研课题。深入推进“四联”工作机制,引导三级委员联动开展民主协商,高质量完成委员工作站年度协商项目,扩大“普聆听·协商为民”协商品牌影响力。指导推动长寿工作站在鸿寿坊、宜川工作站在1690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联系点。深化2个园区委员工作站和5个学生实践体验基地建设,建机制、定项目、见实效、树亮点。持续推动创建上海市政协委员工作站示范点。拍摄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联线”普陀专题片。
参与基层社区治理。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用好“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活动、政协委员工作站、社情民意信息点等平台载体,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引导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政协委员担任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参与政风行风测评、专项监督会、听证会、协调会等各类活动。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强化精品意识,提高信息质量。抓实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学习培训。定期发布社情民意信息参考选题,健全信息汇集、编报、跟踪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发挥各党派团体、各界别和委员的积极性,及时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纳入委员履职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四、在凝聚团结奋斗力量上构建更大格局
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以共同事业感召人、以广泛协商团结人、以紧密联系凝聚人,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当好普陀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完善政协党组领导走访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机制,加强与少数民族界、宗教界、港澳台侨等人士的联系,筑牢统一战线政治圆心。
拓展凝聚共识渠道。将凝聚共识融入到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履职工作中。加强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交流,搭建不同意见观点交流交融的平台,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常态化开展委员走访,加强沟通交流、回应委员关切。健全界别(组)召集人联席会议制度,做实界别委员工作室,深耕界别特色优势,激活界别履职潜能,推动委员更好联系界别群众。
丰富团结联谊活动。开展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为普陀改革发展凝心聚力。以需求为导向,以专委会和各界别为单位,向委员提供“活动菜单”,通过举办“‘艺’起同行”暨委员集体生日、“玫瑰之约”女委员沙龙、企业家座谈、慈善公益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载体。持续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加强政协智库和委员人才库建设。支持政协之友社工作。
五、在持续强化自身建设上展现更好风采
加强委员学习教育培训。通过全体委员集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组织部分委员参加全国政协短训班、与高校合作开办履职能力提升班、赴红色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学习培训体系。持续打造“心韵·普陀”读书品牌,通过荐读、讲坛、悦享、印迹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委员学习热情。加大“普陀政协履职云”线上平台创新运用,优化委员履职统计和评价制度,完善委员“履职剪影”档案。让委员唱好主角,找准政协履职与本职工作的共振点,激发委员主动融入普陀、宣传普陀、建设普陀的热情与能量。
健全联动履职工作机制。树立政协系统“一盘棋”意识,建立“专委会+界别+工作站”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四个全覆盖”,即专委会联系委员全覆盖、界别入组全覆盖、委员进站进室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方协同、站室点联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界别的特色作用和工作站的平台作用,形成各具优势、相得益彰的整体效能。优化专委会、界别、工作站工作评价体系,继续开展“一委一品”“一界一特”创建活动,强化正向激励,树立履职标杆,发挥示范效应。
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坚持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充分发挥机关“服务、协调、落实”主要作用。优化机关组织架构,加强制度供给,完善岗责体系,强化协同意识,确保机关管理高效、运作有序。按照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上有活、脚下有土的“五有”标准,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创先争优、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