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发展系列论坛 > 文化发展系列论坛 > 2014苏州河论坛
中共普陀区委副书记、普陀区人民政府区长程向民在2014苏州河论坛上的演讲

  借力自贸区改革机制

拓展普陀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空间

 

    当前,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普陀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增长稳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随着上海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带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以及“两带一路”建设,发展重心进一步向西倾斜,普陀作为上海辐射长三角开放的“西大堂”和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更加需要科学把握大势、全面前瞻变化,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按照“上海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的要求,牢牢把握自贸区建设的契机,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加快转型步伐探索新途径,为推动普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确定蓝图和框架,为提高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围绕“借力自贸区改革机制,拓展普陀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空间”,与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着眼开放型经济发展载体功能,加快推进以桃浦地区为引领的重点地区转型发展

    (一)着力构建市场化、开放式机制,全力推动桃浦地区转型发展

    桃浦地区代表着上海中心城区未来核心竞争力,是普陀发展“四新”经济的首要载体,也是普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新引擎,是全市“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73日,韩正书记主持召开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要进一步认识桃浦地区转型升级在全市大局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高水平做好规划(以不低于黄浦江两岸的水平)、严格执行好规划,坚持开放式、市场化开发机制,注重用市场的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开发从全市城市布局、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格局中考虑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的调整提升,实现桃浦地区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

    当前,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的引领,开展中央绿地实施性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和专家评审;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大都市现代化中心城区,启动实施性城市设计规划工作。二是高起点加强产城深度融合研究。三是高强度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完善高效率推进机制。

    (二)着力金融服务创新,精心打造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功能

    一是聚焦并购平台功能创新,立足上海,着眼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配置并购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顺势抢抓并购浪潮机遇,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混合经济发展,2020年建成国际并购交易的重要功能平台之一。二是聚焦并购金融要素整合创新,牢牢把握上海联交所入驻的契机,积极促进各类并购金融市场要素集聚,激发并购金融要素活力,着力打造“长风金融港”的升级版。三是聚焦并购行业监管服务机制创新,通过政府监管机制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积极打造交易成本最低、效率最优、快捷程度最高的并购交易平台;制定并实施四十条政策措施,从优化并购交易平台机制、建立规范与效率并重的并购准入制度、完善并购金融风险监管与防控机制、推动并购金融相关配套服务业聚焦、完善金融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营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并购金融业发展环境。

    (三)着力开放市场要素集聚,加快推进上海首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建设

    今天,上海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确定普陀区作为上海首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之一,将出台17条政策,助推我区平台经济进一步提升能级。

    一是拓展开放型“平台经济”功能。目前,普陀已有10家功能型平台经济园区,将着眼打造服务全国的功能平台,大力推进传统商贸业调整转型,加快与自贸区功能平台合作,有效提升平台经济溢出效应。二是探索以西北物流保税中心为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功能。运用西北物流保税中心与外高桥一体化机制,主动承接自贸区外溢效应,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贸易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度,努力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营商环境。三是推进以M50创意园区为平台的艺术文化产品交易。创新运营模式,打造集国际艺术与创新产业交流合作、链条服务、金融交易及质量监管为一体的职能型、平台化综合型艺术与创新产业交易平台,尤其大力推进M50创意园区平台与西北保税园区平台合作,建设“M50国际艺术品交易服务区”。此外,我区月星环球港、现代城市购物花园等,都涵盖了跨境电子商务、文化保税、文化产品交易等功能,将结合保税展示等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商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二、着眼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优化以服务经济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四新”经济,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借助“并购金融集聚区”功能建设,重点发展金融业、专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运用张江普陀园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大力推动创新型科技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优化功能布局,推进一批初级市场搬迁。

    (二)进一步提升经济外向度

    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外资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利用外资向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拓展功能转变,提高普陀经济的外向度。同时,坚持主动开放招商引资和开门服务企业,以功能型、总部型、税收型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抓开工、促竣工;坚持“重大扶小”,加快“坐地招商”、“政策招商”向“主动招商”、“环境服务招商”转变;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整合各类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主动拓展跨境招商渠道,着力引进以结算、营销、研发中心为重点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等规模企业地区和国内总部,以及重要经济功能、渠道平台落户普陀。上半年,微软游戏创新中心和UNITY天地港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得嘉亚太已成功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博优博艾、优美缔、安治化工等外资总部型项目申报进展顺利。

    三、着眼开放型市场环境完善,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推进行政审批权限的承接和下放

    积极落实市政府第七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加大力度清理不适合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2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43项,并完成369件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和110件业务手册的编制。下一步,将结合张江普陀园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推进重点地区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试点,进一步深化专项领域改革,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并联审批机制

    目前,我区在内资企业审批方面,经相关流程协调衔接,已经设立了由工商部门“一口受理”的后置并联审批和涵盖7个部门12项事项的前置并联审批;在外资企业审批方面,编制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14年版),即商贸业和专业服务业2大行业、6个门类、11个大类、47个中类、30条特别管理措施,对这两大行业中负面清单领域之外的新设外资项目(限制类和禁止类除外)实施绿色通道,通过前移服务重心、再造审批流程,积极试行“提前告知、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服务,方便企业快速办理。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市级外资审批改革在桃浦科技智慧城、长风生态商务区先行先试,并把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纳入清单管理,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有效性,建立企业诚信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宽松平等的外资准入环境,吸引更多更优的境外资金项目到普陀落地。

    (三)以服务便捷为宗旨,健全“一口受理、联合办理”服务机制

    通过进一步创新审批方式、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切实杜绝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及推诿扯皮现象。目前,张江高新科技区普陀园行政专窗第一批9个部门14个窗口已经入驻,实现“园内事园内办结”,入驻事项办理时间均在原法定时间的基础上缩短三分之一。下一步,将加快建设长风行政服务中心,以并联审批为原则,研究优化各部门后台权力整合,切实解决好审批“一支笔”问题,建立完善“一口受理、联合办理”的模式。

    惟有改革才能继续前行,惟有开放才能海纳百川,惟有创新才能保持不竭动力,惟有实干才能成就商贸科技区。衷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为普陀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指点迷津、建言献策。

【打印本页】【收藏本页】【关闭本页】